没有先例可循,没有国际经验可以借鉴,无论是设备的设计、动物试验、临床手术、医疗诊断和治疗方案,全部都要原创做起。随着手术经验的增多,这个中国自主创新的大型医疗设备面临了一个新的难题,如何才能把它卖出去,让更多的医院愿意接受使用这项全新的医疗技术?
这里是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是四川省的一家三级甲等医院。作为一个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地级市医院,它却拥有一项世界之最:迄今为止,这里完成了5400多例子宫疾病患者的海扶手术,是目前全世界用海扶刀治疗子宫疾病病例数最多的医院,为海扶技术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和科研资料。
对于多数患者来说,特别是连超声波都没有听说过的农村患者来说,传统的开腹手术似乎比新型无创的海扶刀听起来更让人放心。起初,遂宁市中心医院院长陈拥军,对是否应该试用这种新技术举棋不定。
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院长陈拥军:十多年以前就关注这个技术,但是我们确实觉得对国产的原创的整套的大型医疗设备确实有怀疑。我们多次去考察以后,觉得这个确实是一个好的技术,确实能够造福患者,造福人类,所以我们在2011年引进了第一台设备。
陈拥军和当时担任妇产科主任的何佳对新技术非常谨慎,他们决定先和厂家合作,不购买设备,手术的收入双方分成;等到病例和临床经验积累成熟后,再考虑购买。
陈拥军:2012年我们就全变成购买了,完全是超预期的,比预想得好的多得多,多的多得多。有两个方面,第一,它对患者带来的这种优质的医疗服务的效果比我们预想好的多得多。第二,对于医院的发展,特别是妇产科学科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超过我们的预期的。
位于西南中国的地级市医院,却创造了世界之最,这吸引了许多国外医院前来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郎景和也一直在关注海扶技术在妇科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郎景和:我们最近几年跟很多医院一起联合,我们有一个非常大数据的总结,几千例有了,应该是说明问题的,我们这个结果公布之后大家有对它非常好的认识,我们会推广这个技术。
与此同时,国外市场也向海扶抛来了橄榄枝。英国牛津大学的丘吉尔学院,看中了这个中国重庆生产的医疗设备,并且引进了第一台由中国自主设计的大型医疗设备。
重庆海扶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王芷龙:他们来了以后,看到这个设备,那几个人就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你是日本人吧?他告诉我,中国不可能造出这种大型的医疗设备,他这句话强烈地刺痛了我。
对中国的医疗设备将信将疑,丘吉尔医院没有承认中国的病例研究,而是自己重新操作了88例海扶手术,终于认可了这个来自中国的大型设备的功效,中国重庆生产的海扶设备也在2005年通过欧盟CE认证,是全球首个获得此项认证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设备。
2011年7月,英国BBC世界新闻报道了一则新闻:英国肾癌患者大卫。阿特维尔,经过海扶治疗后三天就返回了网球场。牛津大学临床中心主任大卫。克兰斯顿认为海扶是外科手术的未来。
牛津大学丘吉尔医院的医生们希望能使它在更多领域发挥医疗的作用。他们正在尝试用它治疗肾癌和肝癌。中国海扶技术让中国人第一次在国际大型医疗设备领域领先发达国家,也被国际超声学会主席誉为:“领先世界水平3-5年”。越来越多的全球医生,在尝试把它应用到更多领域。
现在,来自国际市场的收入已经占到了重庆海扶公司全部销售收入的三分之一。22个国家的50多家医疗机构已经买了海扶刀这个大型医疗设备。然而就在国际市场逐渐认可中国原始创新的医疗设备的同时,中国市场却亟待让医生们愿意接受这项新的医疗技术。
北京妇产医院专门建立了聚焦超声诊室,妇科微创中心主任段华告诉我们,在引进海扶设备的两年多时间里,他们做了近四百例海扶手术,目前,与传统的切除和腹腔镜手术相比,海扶治疗的数量还只是很小一部分。
除了认知不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地方的医保部门还没有把它纳入医保范围内。如果需要自费的话,像北京,重庆这样的大城市,一次海扶手术至少都在一万多元。要是做普通手术医保只需要交3000块钱。
在重庆市和四川省遂宁市,海扶手术已经纳入医保保障范围之内,技术的推广就有了更多的可能。
重庆海扶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专员李茂强:这个医院自从有了医保之后,他的病源量增加了基本上在30%到50%左右这样大的比例。
由于全国各地医疗物价的定价,以及医保包含的范围不同,海扶技术在全国各地的医院遇到了不同的境遇。
李茂强:基本上现在我们全国除了西藏还没有我们设备,其他都有我们的设备,按说来我们的医保应该覆盖很高,但是实际上我们现在的全国的这个医保有审计医保的,还不超过10个,比如是我们的重庆、上海、甘肃这些地方,所以说只有三分之一左右,这样就是大大不利于这个技术的开展和应用。
更多精彩请点击: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