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山西小县城疑似传销大集市 有直销牌照不按规行事(2)

2016-11-23 04:05:01  人民日报    参与评论()人

但记者在商务部网站查询,发现该公司竹纤维制品、茶叶等均不在被允许的直销产品列表内。而且,根据管理条例,直销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应该办理登记。在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里,“绿之韵”没有山西分支机构。

针对“绿之韵”的经营模式,该县工商局回复记者,销售人员通过发展下线获得分红来维持运转,存在传销嫌疑。

采访过程中还有人向记者介绍:“最近从临汾市那边传过来一些类似的销售模式,比如有推广POS机的,做的人很多。那边还有一个卖黑茶的,也是类似的模式。”

为何群众同时参与多个产品

  新噱头不断,欺骗性较强,监管不到位

在这个不大的县里,不少人同时做着多个涉嫌传销的产品,身边的亲朋又都是潜在的“下线”。由于社会关系重叠,许多人既是一种产品的“上线”,又是另外一种产品的“下线”。上下扎堆,“金字塔”的底部也极易崩塌。

为何在一个人口并不算多的县城,会有如此多存在传销嫌疑的产品混杂其中?

记者了解到,经济下行一定程度影响了民间借贷的活跃度。知情人士透露,这些产品最初的推广者,不少是在当地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士。以前,他们的钱不少都流向民间借贷或投资,但现在不少人转而进入看似“更有前景的直销领域”。而这类人的进入,对其他经济基础较弱的人有较强的示范效应。

其次,当下各种疑似传销的模式层出不穷,噱头不断,欺骗性较强。记者了解到,不少公司都打着“网络概念”的旗帜,如“众筹”“微商”“多层分销”“消费投资”“原始股”等,县城百姓由于“信息鸿沟”的存在,防备心不够,导致在接触此类行为时容易“着道”。

此外,职能部门对此类行为的监管存在一定漏洞。当地一位工商局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这种事情太多,得有人举报才可以。但是好多非法直销都涉及外地,只处理当地的,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原标题:山西小县城疑似传销大集市 有直销牌照不按规行事

首页上页12  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