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深度阅读页面 > 正文

“修昔底德陷阱”对中国是伪命题

2018-07-10 15:05:47    海外网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修昔底德陷阱”对中国是个伪命题

timg (3).jpg

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和美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西方人士对中美关系出现的变化表达出不安和忧虑:中国是否会取代美国成为国际体系的主导者?中国是否会用武力的方式颠覆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作为崛起国的中国与作为守成国的美国,是否会陷入大国政治的悲剧,即陷入战争?这些忧虑实际上反映出,前些年的“权力转移论”正在演化为中国崛起进程将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这一说法。不过,从本质上来看,“权力转移论”与“修昔底德陷阱”并非不同。

权力转移理论中的“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这个概念由美国学者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于2012年提出,源自修昔底德的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论述的内容。在修昔底德看来,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是当时希腊的守成者,而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是希腊的崛起者。他认为,雅典的崛起以及由此引发的斯巴达的恐惧导致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这就是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

在此之前,美国学者奥根斯基(A.F.Kenneth Organski)1958年提出了“权力转移理论”。他认为,“在现有的国际秩序完全确立,完成了利益分配之后积累了足够实力”的那些强大而不满的国家,较有可能成为国际体系的挑战者。由于主导国不肯出让更多的利益,挑战国便试图通过自身快速增长的、与主导国匹敌甚至赶超主导国的实力,改变原有体系的秩序、原则,谋求在体系中更符合自身实力的地位,以便享有它们认为应得的特权。挑战国挑战原有体系的成功,意味着权力由一国向另一国过渡,标志着一个新秩序的开启。这个观点后来被人称为权力转移理论,而艾利森随后演绎的“修昔底德陷阱”不过是权力转移理论的一个案例。

关键词:修昔底德陷阱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