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李小文,别只盯着光脚与布鞋

2014-04-24 09:49:20    中国青年报  参与评论()条

    4月21日,人人网流传一张照片,一位其貌不扬的老人坐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讲台前,低头念着发言稿。这位蓄着胡子、一身黑衣、黑布鞋、没穿袜子的老人不是来做脱贫报告的,而是一名中科院院士,叫李小文。据《经济观察报》2009年报道,当时61周岁的他每天能喝一斤二锅头。(4月23日《新闻晨报》)

    一位堂堂中科院院士,居然光脚、布鞋作报告,说起来也的确挺有"范儿"的。难怪网友将其比作《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一个沉默、不起眼的小角色,却有着惊人天分和盖世神功。但说实话,随意的穿着、不扬的长相以及"每天能喝一斤二锅头"的爱好,与学问的高低还真没多大关系。事实上,绝大多数网民对于李小文这个人并不了解,对于他所从事的研究也不甚明了,所谓追捧纯粹是出于"以貌取人",问题是这终究有些不靠谱。毕竟,像姚木根等不少贪官,"平时在办公室就穿一双布鞋",难道这样的人也值得点赞吗?

    当然,"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网友对于李小文院士的追捧,更多的是一种借机抒怀,表达了公共舆论对时下那些中规中矩、棱角全无的"科层式学者"的不满和厌恶,以及对布衣学人传统的追忆甚至是想象。这一点,在如今的"民国热"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无论是王国维还是刘文典,人们津津乐道的不是他们具体的学术贡献,而是其特立独行的性格,甚至敢"指着鼻子骂蒋介石"的轶闻。

    客观的讲,这种希望大学教授各个头上长角、不食烟火的想法不切实际,也没有那个必要。因为就算是少林寺,也不是只有"扫地僧"。少林之所以能够领袖武林,靠的是各式武功绝学、一众高僧大德的大汇聚,而少林寺本身的作用在于,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所或者说平台。同样的,民国的大学之所以令人神往,也在于其"兼容并包"的格局和气质,致使各路学人能够各展所长、共襄学术。

    事实上,今天的大学教师尽管备受诟病,但像李小文这样的个性学者并非个例,我们真正缺的,是包容不同个性、特长学者的制度环境。比如被称为"魔芋大王"的安徽大学教授何家庆,不仅外貌上颇似李小文般随意,致使不认识的人都以为他是个老农民,更重要的是,他曾自费扶贫大西南,历时305天,跨越8省区,行程31600公里,为108个县的芋农讲授魔芋栽培技术。可就是这么一位被前总理温家宝接见过,被安徽省教育系统树为典型榜样的人,却在2007年4月,因为无法忍受大学行政化给自己的学术研究造成的羁绊,向校方提出了提前退休的申请。

    所以,相比围观李小文们的"怪",我们更应该关注这些"怪人"的生存处境。只有当每一个学人,无论他是循规蹈矩还是特立独行,都能够自由的、不受干扰的从事自身的学术研究,中国的大学、中国的高等教育才会有希望,也才能够回答"钱学森之问"。否则,喧闹过后,大学依然是一潭死水,人们期待的"大师"也终究只是一个传说。

(责任编辑:CN028)
关闭
 
网友发言 已有人参与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