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4月4日文章 原题:德斯蒙:香港会复制“台湾之春”吗?台湾大学生参加反服贸抗议如同参加嘉年华,这一现象不仅大陆人很少知道,香港人也多不清楚。至今在香港社会里,对服贸抗议的讨论仍基于学生民主抗争运动的性质。不过香港毕竟和台湾社会氛围不一样,关注的焦点也不尽相同。
虽然与台湾一样存在着两个对立的政治阵营,但在香港矛盾的焦点并非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措施,反而更多表现为理念上的冲突,如普选、爱国等更为抽象的话题。此外香港社会普遍更注重法治和秩序,英治时代长期的灌输,使得各界本能地对任何破坏秩序尤其是商业环境的行为表现出厌恶感。
因此,当台湾学生暴力占领“立法院”尤其是强行冲进行政院并肆无忌惮的打砸抢之后,香港主流媒体立刻从无条件支持的立场上转为对暴力行为的批判。除了这种行为违背了植根于香港人内心深处的守序原则外,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自由港,香港100%依赖外来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一旦社会动乱,将直接导致经济崩溃,而不会像台湾那样尚能关起门来勉强度日。何况与台湾不同,中央政府在香港拥有驻军,必要时特首可以直接请求中央政府帮助平乱,那岂非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即使台湾大学生的暴力行为遭到香港主流社会的一致反对,但仍至少获得部分香港大学生自始至终的支持,上周日就有几百名学生从铜锣湾游行至中环以示声援。并非仅仅由于同为学生而产生的共鸣,与台湾大学生颇受其他社会群体低看不同,凭借不到台湾1/4的录取率,毕业后有较大机会拿到高薪和进入上层,香港大学生当下仍被视为天之骄子和未来精英。整个社会对他们的言行相当重视,导致大学生们自己抱有颇高的自负和使命感,参加政治运动的热情绝不是台湾“同行”们的嘉年华心态可以比拟。甚至在当下,部分香港大学生也早已是反对派“占领中环”行动的重要鼓动对象。再鉴于各大学校碍于“造反无罪”的政治正确而不能压制言行的现状,届时是否会学习台湾铤而走险就很难说了。
当然,如果缺乏政治团体背后的支持,无论台湾还是香港的大学生都无力独自成事。如果想复制“占领立法院”到“占领中环”,反对派团体的全方位支持必不可少。
时下香港的政治生态有从双雄对立格局向四国军棋发展的趋势,原有的建制派和反对派(泛民派)逐渐分裂出激进建制派、温和建制派、温和反对派、激进反对派四个阵营。如果说激进建制派尚不成熟,还只能算作温和建制派的一个大嗓门伙伴,温和反对派和激进反对派由于要大量争夺有限且重合的资源,相互间矛盾甚至不亚于同建制派的对立。
上周港岛南区补选区议会议员,老牌反对派民主党副主席单仲偕不仅落败于建制派新民党新秀陈家珮,更输给激进反对派人民力量党空降来的前港姐袁弥明,只落得排名垫底。事后分析,落败的两位候选人得票之和并未低于上届获胜的反对派候选人多少,恰好反映出温和反对派在香港,尤其是反对派整体阵营的影响力每况愈下,支持者日趋流失。
随着大陆整体实力的崛起和香港的相对衰落,老牌反对派靠所谓“民主自由”口号和代表港人哭喊闹向中央政府要优惠的手段已经逐渐开始失效,中央和特区政府已经学习绕开他们直接面对普通香港人。过于执着“普世价值”又使得温和反对派在给予菲佣居留权和新移居香港人福利等事情上连续丧失下层港人的信任,传统地盘日益丢失也算得上顺理成章。值得注意的倒是激进反对派由于贫富差距拉大和底层民众缺乏与大陆交流而迅速崛起。
新的政治局面下,虽然激进反对派尚不敢违背香港强调秩序和法治的核心价值观,公开喊出暴力推翻现行制度的口号;但在全球“民主运动”街头化、暴力化的大趋势下,不能排除他们像台湾绿营一样利用大学生的理想主义与热血,通过协助学生冲击政府机关,制造流血事件来牟取私利。毕竟激进反对派在立法会也是有成员的,带领学生冲破守卫的阻拦也不见得比台湾更难。上周日晚间参与电视访谈的一位反对派立法会议员已经直言不讳地支持“占领立法院”了,虽然他使用了非暴力的形容词,但占领政府机关本身就是一种暴力。
总之台湾反服贸运动尚未结束,香港各方仍在评估其得失之中。未来如果台湾政府因为学生的行为作出巨大让步,则不排除香港激进反对派有样学样的可能。起码“占领立法会”比“占领中环”更能体现政治含义,也更少绑架全香港的批评。若再考虑到香港大学生尚无台湾大学生参加抗议如参加嘉年华的心态,则港府如何妥善处置就值得思考了,也许提早告知社会各界将严厉处置反而是避免流血事件发生的最优选择。(作者是居港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