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辉煌中国]创新活力

2017-09-21 18:02:04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这五年,让中国人自豪、西方人赞叹的重型装备不断出现。

能吊起美军驱逐舰的千吨起吊机;被美国福特引进厂房的大型全自动冲压装线;还有与德国巨头同台竞技的中国首台十万空分压缩机……

它们每一个,都代表了这个领域的世界最高水平。

站上科技制高点,中国已经有足够的底气,拥抱未来。

当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中国留学海外的人才,回国总数已经突破265万,其中有70%都是近五年回来的。全国为留学人员建起的创业园有347家,与众不同的创业环境,让他们看到了更多发挥才智、展现价值的空间,看到了中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的巨大成效。

回国人员1:你做一个企业的话,你想去创业,能够做到拎包入住的话,这省了你多少麻烦。

  回国人员2:注册公司你花了多长时间?只花了13天时间,从递上去,在日本都办不到,可在这里能办到。

  回国人员3:免费给我们厂房。

  回国人员4:现在情况就是,电不够用了,那就给你想办法来解决增容。

  姚力军:但同时背后是什么?是大家对我们的期待,人家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条件待遇,创业拎包入住,什么都优待你,你怎么能够回报这份期待。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托起了中国的人才体系建设。

习近平:现在这么开放,来去自由,我们每年的留学生就是几十万,有很多我们土生土长的,也有很多海归,现在的话,择天下之英才而育之、而用之,我们自己是可以培育出我们的人才。

年轻人挑大梁,正成为中国创新的隐形利器。

西安,平均年龄三十出头的飞机研发团队,被国际同行誉为最年轻的设计大脑。

成都,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将引领超导磁悬浮列车的未来。

中国航天一线科研人员平均只有30多岁,这是让全世界航天人都羡慕嫉妒的年龄。

习近平:未来总是属于年轻人的。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这个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确信,科技是国之利器,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企业赖之以赢,国家赖之以强。

创新驱动发展,一个创新型的国家,正越来越近。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