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强告诉我们,北京中秋拜兔儿爷的习俗可以追溯到明朝,在清朝达到鼎盛,兔儿爷在京城风靡了几百年,此后却经历了兴衰波折,险些绝迹。“除四旧”时期,兔儿爷被当做神像的一种,就此失了音讯,只有个别家庭残存几尊。直至上世纪70年代末,国家开发旅游产品,聚集了老手艺人和玩具协会,这才重新唤醒了被历史风尘遮掩的兔儿爷。如今,已经很少有祭拜兔儿爷的人了,这种民间工艺品的人气大不如前,但是兔儿爷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还有一些年轻人、外国游客对这种老北京民间玩意儿很感兴趣。
老北京俗语里有兔儿爷
上世纪90年代,工艺美术大师双起翔复兴了兔儿爷的制作工艺,张忠强因缘际会,师从另一位老手艺人杜康民学习制作兔儿爷,传承下来这门老手艺。“三分坯,七分绘”,兔儿爷是用模子翻塑的,先要挖泥、取泥、溜泥,把泥弄熟到不粘工作台,再放入两面模里,可以根据不同作品放点棉花、麻之类的辅料。大致成型后要用水修坯,刮去毛刺和多余的泥,张忠强戏称是为兔儿爷“洗澡”,还要扎耳朵眼儿。阴干五六天后,把前后两片粘在一起,在身上刷层胶水,才开始上色。兔儿爷的神韵,全靠彩绘和开脸点睛。
说着,张师傅开始演示一只兔儿爷的制作过程,从打坯、合模、起模、沾水、刷边、修饰、压光、扎耳朵到晾晒,他得心应手,边做边讲解制作要点。
张师傅告诉我们,兔儿爷的坐骑也各有来头,多以神兽为坐骑,不同的坐骑有不同的吉祥含义。麒麟代表“麒麟送子”、瑞虎能“驱邪”、大象寓意“吉祥如意”、葫芦则是“福禄”的谐音。无论是百兽之王的虎,还是力大无穷的象,甚至天上的神兽麒麟都成了兔儿爷的胯下坐骑,老虎的凶猛正衬托了兔儿爷的神通广大,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深刻地表现出了老北京人乐观豁达、风趣幽默的生活和处世哲学。
北京话里有许多歇后语是以兔儿爷作为主体来表达的,如 “兔儿爷掏耳朵——崴泥”,比喻把事情办坏了;“兔儿爷折跟头——窝了犄角”,比喻办事情遭受了挫折。
做兔儿爷不难但做的人少
许多人是从《四世同堂》了解到兔儿爷这个老北京风物的。老舍先生这样形容兔儿爷:“粉脸是那么光润,眉眼是那么清秀,就是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也没法不像小孩子那样地喜爱它。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儿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以下是翠绿的叶与粉红的花,每一个叶折与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鲜明而匀调的彩色,使绿叶红花都闪闪欲动。”这生动的描写让人情不自禁对兔儿爷心生向往,也对兔儿爷所承载的老北京味道充满怀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