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三个独立的合法行为,组合在一起,其性质可能发生变化:如果某家旅行社号称自己的线路低价是“阶段性促销”“尾货甩卖”,同时又和游客“协商一致”在旅游行程中安排了指定的购物场所和另行付费项目,又收取了该购物场所的佣金,而获取的佣金又正好是用来弥补其“低价”,这个低价也正是“诱骗”旅游者来报名参团的一个诱因,那么这一连串的行为就可以被认定为违反了《旅游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就可以按照第九十八条进行处罚——当然,对于执法部门来说,获取这一连串的证据确实很难。
不过,任何违法行为都不会是天衣无缝的,都会留下蛛丝马迹。旅游执法机关会找到非法旅行社的违规细节切入:比如不规范签署书面旅游合同、不在旅游合同中写明导游服务费、不披露地接社的信息、向地接社支付的接待费用低于接待成本、对于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没有提供更多服务而多收取旅游费用、不向导游支付合法劳动报酬、收取的佣金代理费不合法入账,等等。只要有一点线索,就可以依据法律规定进行查处,然后再抓住这一点线索抽丝剥茧,进一步认定违法行为,给予更严厉的处罚。
读到此处,读者可能要怀疑笔者这么分析说明,是在指导非法旅行社如何逃避检查。但是,如果旅行社能把上边这几条都做到合法合规,这家旅行社的这条线路产品,也就不可能是“不合理低价游”了。
总之,“不合理低价游”不仅违法,还惹了很多人;打击“不合理低价游”行为的风还将持续刮下去;查处的决心和力度不减、执法检查的精细化、专业化程度也将不断提高。期望躲过风头重新开张、找个理由逃避处罚的希望是比较渺茫的。对旅游企业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规规矩矩做事、老老实实经营。
当然,相对于有限的执法力量,全国两万多家旅行社实在是查不过来,不过查到了谁,罚到了谁,别叫冤,别抱怨,闯红灯的行人被罚拿着小红旗在路口站岗执勤时,就别埋怨为什么那么多闯红灯的人只抓自己。关键是,谁让你闯红灯了呢!
(作者为北京市法学会 旅游法研究会 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