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疯狂粉丝团:追星族的狂欢与虚无

2017-09-09 18:21:39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在时代迅速变革和经纪公司的支持下,粉丝经济运作体系被深耕,增加了粉丝群体和明星们的曝光率与互动性,使追星这个话题裹挟着金钱、伦理等争议,持续袭来,令人侧目。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认为,追星行为的本质,是渴望建立一种“虚拟的关系与联结”。现实中亲密关系的缺失,或对亲密关系的不满、不安,是产生这种心理需求的重要原因。

有研究机构调查发现,容易崇拜偶像、迷恋追星的粉丝,更倾向于理想主义、浪漫主义和绝对主义。以青少年群体为代表的追星族们,往往始于对偶像外貌、气质等外在特征的表层欣赏,随后在各种包装宣传之下,自认为对其有了更深入了解,进而将各种对生活的美好想象投射到他们身上。

在追星过程中,粉丝们往往将梦想、欲望、遗憾寄托在偶像身上,通过偶像的成功实现想象性满足,并在粉丝群体活动中找到归属感和愉悦感。在这一过程中,自身现实与梦想的差距,被予以一种虚拟满足,得以暂时逃离现实生活的残酷和真相。

高度的沉浸和投入,导致部分粉丝难以区分虚拟与现实。有些粉丝仅是表面上效仿明星的穿着打扮或说话方式,投入更深者则认为自己与偶像间存在一种强烈的情感联结,将自己想象为可以拥有明星的“私密爱人”。无怪乎有理性网民吐槽,明星婚恋就是粉丝爱情观的“白皮书”和“晴雨表”:“明星离婚,粉丝说再不相信爱了;明星结婚,粉丝心碎了;明星出轨,粉丝说你辜负了我……”

只是,粉丝们不知道或刻意忽视的是,偶像的颜值和魅力多为商业包装营销的结果。完美的理想化人设,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存在的。一旦偶像出现打架、爆粗口、交通肇事等“放飞自我”“人设崩坏”的举动,“骨灰粉”就迅速为其找借口推脱,即使成年偶像吸毒犯法也被说成“他还只是个孩子”;部分粉丝则难以接受现实,为其哀伤、幻灭,甚至出现一蹶不振、自残自闭等过度行为。

一场过度崇拜的青春“拜物教”

“真实的人要他们生活虚构,虚构的人又要他们生活真实。”上世纪80年代,鬼才导演伍迪·艾伦在超现实主义电影《开罗紫玫瑰》中,对电影与生活的互动予以诠释。影片用“伊索寓言”般的魔幻桥段,犀利诠释偶像与粉丝的残酷距离:镜花水月般的想象性爱恋再美好,也无法真正拯救你生活的一片苍凉。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