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
棋戏见证古人雅趣
在中国古代体育活动中,棋戏显然一直是极富民族特色的重要内容。此次展出的东汉六博画像砖、元代龙泉窑豆青釉棋子罐、宋代铜质象棋子等文物,都见证了古人的雅趣。
1980年在彭州收集的仙人六博画像砖上,两位仙人赤身有羽,跽坐对弈。只见左侧仙人右手前伸、凝视棋局;右者则双手高举作惊喜状。谢丹说,这块画像砖所绘的六博,因为使用6根博箸而得名,是很早的兵种棋戏。史料记载,周穆王是目前所知最早下六博棋的历史人物。到了秦汉时期,最高统治者如汉文帝、武帝等都很爱博戏。汉代以后,六博渐渐失传。
但是围棋、象棋等棋戏,却从古代一直传到现在。
谢丹说,围棋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在社会各阶层中广为流行。从此前各地的出土文物来看,汉代围棋是289子,魏晋南北朝时期多达361子。到了唐代,围棋开展更加广泛,朝廷还专门设立“棋待诏”,成为专业围棋手的开端。围棋也正是从此时东传日本,并渐渐成为日本的传统娱乐项目。这次参展的一个龙泉窑豆青釉罐,就是用于盛装棋子的用具。彼时的文人雅士,在棋罐外壁装饰了串枝花卉和盖云龙纹,再沿罐底和盖沿饰以乳钉纹,令棋罐看上去格调雅致。这件棋罐也因此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
此次参展的棋类文物中,还有清代的玻璃围棋和宋代的铜质象棋,它们都见证着棋类运动在中华大地上的代代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