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一案跨四省 千里化纷争

2017-09-04 08:25:57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执法过程一波三折

周至法官得到消息,该案车辆有可能在距拉萨400多公里外的日喀则某停车场,陈永民便立刻带领法官前往日喀则查找该涉案财产。当法官们长途跋涉到达日喀则某停车场后,发现停车场内需查封的起重机已不见踪迹。

出师不利让法官们不免有些沮丧,加之日喀则的海拔更高,法官们的高原反应更加强烈,夜间更是无法入睡。“我们绝不能泄气,要打起精神,必须要给当事人一个交代!”作为此次异地保全工作的负责人,陈永民及时给法官、干警打气鼓劲,深夜一起分析案情,总结经验,及时调整工作思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7月19日,法官们在走访调查中获知被告马海生租赁的起重机停放的具体位置后,立刻又赶回拉萨市某停车场,最终找到了该起重机,但该起重机却被另一辆起重机“堵”在了一角落。法官们知道这是被告故意妨碍执法,便通过电话与其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知阻碍法院执法的严重后果,最终被告马海生同意将起重机移走。

当日中午,法官们再次来到停车场,发现涉案起重机的4个车轮被卸走。面对被告的种种不配合,法官们决定请拉萨市堆龙德庆区法院予以配合。当日下午,办案法官通过该院与被告马海生再次进行了沟通,最终被告马海生同意将该起重机车轮装好后,停放到拉萨市堆龙德庆区法院内,由法院代为看管。至此,财产保全工作获得了圆满的结局。

趁热打铁多年纠纷终化解

7月20日,从拉萨市回来后,陈永民组织办案法官立即对该案重新进行了梳理,结合该案来往账目混乱、时间跨度较长、双方说法不一的具体情况,法官们认为调解是最佳的结案方式,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双方的经济损失,做到案结事了。于是哑柏法庭办案法官趁热打铁,多次通过电话、微信与被告马海生及原告进行协商、沟通,商定调解事宜。

8月15日上午,原告湖南某公司工作人员与被告马海生在哑柏法庭当面对账务进行了核对,随后法官及时开展调解工作。在调解中,双方对费用问题一直争执不下,调解遇到了困难,几度中断。陈永民便通过电话直接和原告公司负责人联系,最终原告同意免除被告部分租赁费,这让从西藏赶来的马海生如释重负、感动不已,并不断对自己当初在西藏阻碍法院执法的行为深表歉意。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