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俊:一流的大学要培养一流的人才。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大学现在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段距离?大家在思考的时候,有的专家给出一个结论,中国的大学教育对于一个考70、80分的学生可能会特别适合,但对90分和95分以上的天才学生,我们没有特殊的办法,但我觉得,通识教育可以起到这种作用。从真正意义上讲,天才不是大学培养出来的,一个大学有天才是大学的福气,他的成长在于大学要给他一个环境。所以,我们要重视做通识教育,通过改革,让那些比较少的天才学生能够学习得更好一些。
周叶中:通识教育是“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的必然选择。
周叶中:“人才”两个字,一个是“人”,一个是“才”,两个字合二为一组成“人才”这个概念。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很多人只看到“才”而忽略了“人”。而没有“人”,“才”又何以能存在呢?所以,我们提出应该“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的教育”。毫无疑问,通识教育是“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的必然选择。具体来说,通识教育主要解决四大问题:一是正确价值观的塑造;二是健全人格的养成;三是思维方式的拓展;四是学习能力的提升。
通识教育要与专业教育结合而非对立
北京大学
建立通识教育核心课
林建华:北大这几年做的教育教学改革,首先就是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理念,既要对专业教育进行改革,同时也要做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的改革有个入手点,就是给学生更多的选择,跨院系选课,增加学生的流动性,建立各个专业的核心课程。经过改革,院系的专业核心课程和原来相比大大压缩了,这样就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给院系更多的开课积极性来吸引更多的学生,拓展学生其他方面的知识。比如化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压缩以后,就让学生拓展非本专业的课程,增加学生跨学科的知识,这也是一种通识教育的方式。这样就增加了学生的流动性,学生除了学自己专业的课程,也可以选其他专业的课程,甚至可以辅修其他专业,这就给院系更多的动力去提高自己。
8月28日,安徽安庆师范大学的学生在自习。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就通识教育而言,过去我们一直做的是通识课,也就是素质教育课,从知识角度给学生做的素质教育。但真正的通识课,应该放在对于学生拓展视野,树立文化自信,思考宇宙、人生的根本性问题,具有反思、批判和创新能力,以及表达、沟通和实践的能力的培养。为此,北大建立了通识教育核心课,希望通过改变内容,改善方法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从教育思想到教育方法都和专业教育有很大不同,它需要更广阔的视野,更广博知识,更全面深入的思考。正因为这一点,在中国大学里做通识教育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甚至有一些人认为是不大可能的事情。因为一个学校的整个氛围对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北大有这样的经验。比如在十几年前做元培学院的时候,开始完全是按照通识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来做,但马上发现此事在专业教育主导的教育体系中很难做到。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努力,目前有了很大的进展,我们在全校都开始推动通识教育,并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北京大学各个专业学科的优势。举例来说,北大如果没有很强的文史哲专业,那么通识教育其实很难搞。
8月29日,中国传媒大学新生报到入学。光明图片/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