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科技之光照亮冷极电网

2017-08-24 08:18:33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在终端室查看、测试远传图像和数据

在线监测系统将彻底结束职工们顶严寒冒风雪艰难巡线的历史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这是古代边塞风光,却成为今日中国冷极内蒙古呼伦贝尔的真实写照。25.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长达9个月的供热期,加之冬季零下40℃的平均气温,给地区电网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压力。

国网蒙东电力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电网科技发展方面迈出坚实步履,用科技之光给冷极电网带来福音。

无人机巡检:地面“擒贼”变为飞天“捉妖”

供电单位输电专业员工都知道,在高山、密林中和沼泽地带巡视线路有多苦!2017年6月18日,同样是进行深山巡视作业,同样是酷暑骄阳和泥泞深流,但是员工们却个个精神振奋。因为今天,他们要开始一项彻底改变以往作业方式的工作——利用无人机对输电线路进行巡视作业!

工作负责人一声令下,一架翼展3米长的固定翼无人机在螺旋桨的轰鸣声中,快速飞升至±500千伏伊穆直流铁塔上方。迅速传回地面站的高清影像和数据信息,标志着国网呼伦贝尔供电公司2017年首次使用无人机巡检架空输电线路取得成功。

无人机首飞成功,输电专工杨雪城和同事们激动得心都快跳出来了:“以前我们在地面步行巡视,就跟捉贼一样,东瞅瞅,西看看,左顾右盼。大老远的看见杆塔有倾斜,走过去就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累得气喘吁吁。现在好啦,只要动动手指,无人机就会飞过去,把现场情况看得清清楚楚,简直就是‘飞天捉妖’!”

该公司副总经理陈远东介绍,目前,输电网的不断扩大与电网运行维护人员数量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无人机和人工巡检相互协同的新型巡检模式是坚强智能电网发展的迫切需要。尤其在大兴安岭地区,输电线路大多分布在崇山峻岭之间。无人机巡检不受地形限制,能在一些人工巡线无法到达的高山、深沟、跨河等地方了解线路状态。不仅能够发现杆塔异物、绝缘子破损、防震锤滑移、线夹偏移等缺陷,还能够发现闪络故障点等人工巡检难以发现的隐患。而且直升机每小时可巡检50基铁塔,相当于10名巡线工人在山区巡线一天的工作量。同时还发挥了效率高、范围大、机动灵活、利于辨识隐蔽缺陷等优势。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泥腿子”变成“千里眼”

内蒙古呼伦贝尔根河市是中国冷极点,全长800公里的110千伏输电线路的巡视工作,既是输电员工的责任和使命,又是他们的梦魇。

冬季零下近50℃的极寒和齐腰深的积雪,巡线员工们在很多路段都是在肆虐的寒风中四肢并用地爬着前行。夏季,绵延无尽的沼泽和无孔不入的毒虫“草爬子”,给员工们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2016年11月2日国网蒙东电力在根河地区进行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试验,终于给根河地区的输电员工们带来希望之光。

这项试验,是将GPRS无线传输设备安装到高压线路自动补偿装置中,为该项目提供远程视频监控及抓拍系统,以及环境温度、湿度、风速、雨量、气压等参数实时采集远程传输通信系统。对事故隐患及时准确的预警,可以为生产管理和电网调度提供决策信息。

试验展开后,负责根河地区800公里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的国网呼伦贝尔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检修分公司)综合三室的员工们,在终端室服务器的显示屏上清晰地看到试验线路的全貌和线夹、拉线等细节以及各项远传数据时,短暂的惊讶过后,是全体员工的狂喜和欢呼:“天呐!试验成功后,坐在终端室里就把整条线路巡遍了,那咱们不都成了‘千里眼’了吗!”

该公司副总经理陈远东介绍说,近年来由于环境变化因素导致的电网事故频繁,造成巨大的损失,输电线路在灾害面前呈现的脆弱性表明,必须采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输电线路抗灾能力。这个系统,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对输电线路通道环境、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泄漏电流、覆冰、导线温度、风偏、弧垂、舞动、绝缘子污秽、周围施工情况、杆塔倾斜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提供线路异常状况的预警,极大地提高对输电线路安全经济运行的管理水平,并为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在监控中心不仅看到现场图像,还可以通过各项监测采集的数据实时分析、诊断和预测线路运行状态,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消除、减轻险情,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系统软件强大的查询、比较、分析功能,可及时了解设备及环境变化信息,为事故预防及事后分析提供事实依据。

谈到试验过程和未来远景,陈远东满脸的兴奋和憧憬:“在冷极地区,这个试验更有着有效避免员工人身威胁、用智能电网抗击极寒为地区人民生产生活和供热取暖提供更加可靠的电力保证等多重深远意义。虽然试验过程中多次出现设备本体故障、服务器故障和通讯故障,但是大家对试验最终成功和系统推广普及,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陈远东进一步介绍说:“国网蒙东电力始终致力于电网的创新发展。无人机巡检工作,将在呼伦贝尔地区624.73公里的11条500千伏输电线路、1939.466公里的35条220千伏输电线路、3558.1066公里的118条110千伏线路上相继展开。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试验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全智能变电站建设也成为电网建设的主流。科技之光,正在照亮冷极电网,造福冷极地区的百姓!”

(王庆文 杨雪城 罗建勇)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