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白泥村变样了

2017-08-23 08:53:36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立秋,走进宣威市格宜镇白泥村,绿树成荫,阵阵凉风徐来,少了些许闷热;梯田里,农作物长势喜人;村庄间,农民们忙碌着采摘烟叶、挖洋芋……

一直以来,白泥村行路难、吃水难、产业发展难的“三难”是阻挡村民们踏上幸福生活的“拦路虎”,肥沃的土壤成了“白泥”(低产田)。因“水源差”,村民们只能靠天吃饭;因“交通闭塞”,种出的庄稼、养出的畜禽运不出去。“以前地间的道路不通,种出的庄稼只能靠人力,现在机耕路修通了,农用机械可以自由进入田间。我家流转了10亩土地种植洋芋,使用烟草公司配套建设的小水窖,预计收入有两万元左右。”白泥村委会店子村村民浦绍客高兴地说。

“誓把白泥变金土”。这不仅是扶贫挂钩单位的承诺,更是贫困群众彻底摆脱贫困的坚定信念。在白泥村扶贫点,曲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按照“六个精准”的扶贫要求,坚持以“精准识别、结对帮扶、强化组织、夯实基础、产业扶持”为抓手,整合资金启动改善宜居环境建设,改善烟水、烟路、烤房、机械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投入资金补助村民全面硬化水泥面,改善了白泥村的基础设施、生活和生产条件,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为群众脱贫奔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白泥村的扶贫工作从最初重点解决农民需求最为迫切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入手,发展到现在的夯实基础、产业扶贫并重。格宜镇在烟草公司的引导下组建了宜兴烤烟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引进两家公司,并签订西红柿、豌豆、娃娃菜、辣椒等蔬菜订单,组织贫困户种植。

随着各项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白泥村的脱贫之路越走越宽。

通讯员 王炳会 本报记者 张明磊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