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刘节明:“刘一刀”的痴心与执着

2017-08-22 17:36:32    国际在线  参与评论()人

刘节明5岁起便跟随祖父学习画画,15岁接触传统画稿,小小年纪就和祖父跋山涉水为四邻八方造像。没有画笔,刘节明便折树枝做。没有画纸,就用烟盒扎成册,白天干农活,晚上还就着煤油灯一笔一划的练习,经常熏得鼻子乌黑。进行雕刻时,手上的大伤小伤成了家常便饭,仅工具就用坏了6套(每套20件)。这过程中,祖父经常给他讲传统画稿里的故事,那些情节让刘节明听得入迷,对传统造像越来越感兴趣。

  

  正在工作的刘节明

就在刘节明自认为学习了很多东西时。一天祖父带他去造像,乘着祖父离开,刘节明准备“小试牛刀”,谁料竟把自认为简单的金元宝雕坏了。这件事让他明白纸上临摹和实际立体雕刻的区别,激励他下苦工学。用刘节明的话来说,这一学便学“痴了”。1987年,他赴鹰潭学习,回来途中看见各类有关雕刻的书籍爱不释手,竟只留下乘车的钱,其余全部买了书,饿着肚子回了家。

1992年,祖父去世,20多岁的刘节明单独“接活”,“这么年轻,就会造像?”这样的质疑经常在他耳边响起,作品也常被人“挑错”。为此,刘节明留起了胡须让自己显得老成,一边提高技艺,经过努力,终于获得认可,乡邻亲切地称他为“刘一刀”。

“这样一路走来就没想过放弃?”记者问。“以前的人觉得雕刻是不务正业,差点找不到老婆,当时还真想过,后来还是坚持下来了。”刘节明爽朗地笑着说。

平衡传统与现代 保持匠人心态 他打造传统文化“留声机”

在刘节明的农家小院,到处都有东固传统造像、根雕、玉雕等作品,一个个神形兼备,惟妙惟肖,慕名前来参观的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从收入上来说,根雕、玉雕等占了80%,传统造像仅为20%,但从生产规模上说,传统造像占80%。”引领记者参观小院时,刘节明说。而这源自于他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正在工作的刘节明

从小接触传统造像的刘节明知道,就工艺而言,只有保留好传统,才能更好的发展。而他痛心的看到,许多的传统手工艺在渐渐失传,“一定要保住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这个念头在刘节明脑中萌芽。他经常去偏远地区,看到一些好的传统造像,总是一遍遍观察、临摹,学习其雕刻技艺。看到一些腐坏的传统造像,他总是心急如焚,经常无偿修复。久而久之,刘节明整理出了许多手稿,在脑海中,对不同类型造像进行了规范,形成了一套集绘画、雕刻、宗教开光仪式于一体的传统手工技艺体系。

对于细节,刘节明总是力求还原。有一次,他去青原区富田镇新安村修复一座神像,传统工艺匠人不会使用钉子,只是用榫进行拼接,刘节明先后用数十种木材制作榫,最终选择了红木。

也许正是这种认真的精神,让很多人找到了他。数年来,刘节明参与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渼陂古村、国家级4A级景区青原山阳明书院、庐陵文化生态园等国家文物保护部门的历史人物像、古建筑等的雕刻及修复工作。其作品也多次获得国家、省级大奖。

办展览、招弟子 让土艺术登上大舞台 他力促传统技艺享誉四方

传统技艺如何传承?刘节明想到这个问题。由于传统造像耗时又耗力,从开坯到成像纯手工,有的要几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完成,再加上市场需求有限,因此想学这门技艺的人很少,传承一度面临困境。

  

  刘节明正在示范给人像“贴金”。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