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林徽因》--中文歌剧逆袭者 8月公演

2017-08-15 18:43:26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该剧的执行人兼领衔主演陈小朵表示,这部歌剧的创作初衷便是希望可以颠覆传统歌剧留给观众的诸多印象。譬如这部剧对演员们的全方位要求大大提高,打破了此前歌剧演员在注重演唱的情况下对肢体幅度的“安全”平衡,重建了新的表演模式,强化了舞台表现力,要求以前强调“唱功”的美声演员们既具备歌剧演员的高实力唱功之外,又要拥有音乐剧演员的灵活肢体、话剧演员的台词表演功力等多重特质,各种对立统一的“既”、“又”,让这部作品囊括了多种艺术形态的美学特征,观赏性和艺术性兼具。这也是陈小朵及众主创对中国歌剧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思考与勇敢践行。

全景、立体,还你一个生动的林徽因

原创现代民族歌剧《林徽因》曾于今年5月在保利剧院初露峥嵘,低调无正式宣传,却让三场演出票房火爆至一票难求,一时间成为舞台剧界的逆袭“传说”,时隔三个月“徽因”再度重妆华丽回归。升级版的《林徽因》在复排导演李利星全新加入之后,用男性视角重新解读了这部女性主义题材作品,呈现出一种与之前不同的爆发力。此外李利星还特别注重演员的在舞台上的形体表现,排练时极其“苛刻”地纠正每个人的每一个形体动作。这次复排在首演的基础上,在剧本、音乐、舞美、调度等各方面都进行了重新雕琢与打磨,还特别设计了增加了一重神秘的创意,是以往歌剧舞台上前所未有的尝试。

民族歌剧《林徽因》呈现了林徽因大半生许多重要的人生节点,除了梁思成、徐志摩,还有一众知识分子群像。整部剧舞美设计上巧妙运用了建筑业图稿这一元素,强烈的专业感配合灯光、多媒体等手段,实现时光流转、空间转换的舞台效果。舞台布景简约中不乏新意,在多媒体与灯光的巧妙结合下营造出写意化的中国建筑之美。服装、道具追求细节,力图还原民国风范。这部作品此前就有诸多亮点为人称颂,此次复排主创们则更希望能够打造出诸多“爆点”,通过演员的精彩表演与舞台的完美呈现,为观众留下印象深刻的情节与唱段,让《林徽因》成为口碑佳作,犹如歌剧界的一匹“战狼”,引爆市场,引领趋势。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