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驻村第一书记高超的“绣花功”(3)

2017-08-12 06:07:21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而在高超看来,东庄村最大的问题是村里没产业、集体没经济、群众没有精气神。2016年8月,村里唯一的一家肉羊养殖合作社地基被大雨冲塌,羊舍全部倒塌。看到几户入社的村民一筹莫展,他又四处奔走,争取回资金15万元,不仅修缮了羊舍,而且还扩建了场房1000多平方米,如今全村的养殖户达到15家,山羊养殖量达3000多只,肉牛也有30多头。

针对东庄村坡广地薄,适合种植经济林和中草药的特点,他帮助村民引进了适合本地种植,3年就能挂果的核桃树,并套种柴胡。今年春天,当20多亩核桃树全部成活后,高超的计划是明年再发展200亩。

今年3月,东庄村传统编织布艺手工作坊开张营业。全村妇女不分老少,全部加入到纳鞋垫的行当里。81岁的杨玉枝老人说:“高书记的想法多,点子也多。我的一对鞋垫在网上能卖30块钱呢。这女人们坐在自家炕头上就把钱挣了!”妇女有活干,男人们更是不闲着,今年村里先后选派了28位村民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班,到了农闲时间,柳艺编织又将给村里男人们带来一项收入。

在东庄村,一到傍晚,村里的大喇叭经常响起高超讲政策、讲农业知识、讲东庄现在和未来的声音。听不够的村民还要跑到村委会与他一起看电视。在外打工多年,如今回到村里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高玉财说:是高书记的党性唤醒了我们服务群众的干劲,也让村民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本报记者 赵志成 本报通讯员 靳吉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