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额门位置图及所用青砖。
英额门是清朝修建柳条边老边的16个边门之一,当年曾是盛京通往吉林的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乾隆曾两次到英额门,三次写诗咏英额门。但英额门的名字来源却众说纷纭。
院子里的“不毛之地”
在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英额门镇英额门村明耀庭家的院子里,有一块近1米宽、10余米长的地段无论种什么,连芽都发不出来。
曾任英额门镇文化站站长的潘海燕对这块地进行考察,发现其中的秘密。“这块寸草不生的土地是清柳条边边墙中的一段,因为土层夯打得十分结实,植物很难在那里扎根生长。”潘海燕说,根据边墙的走向,清朝的英额门边门具体地址位于今天的英额门中学西北墙外。
已经过世的英额门中学语文老师董澍生前曾研究过英额门,在他编写的《英额门史话》中这样描述:英额门为砖石木结构,门楼式。坐西向东,由南向北三大间,中间大门洞能行走往返双车,两边为耳房,一边为囚室,一边住兵丁,中间门楼上挂着“英莪边门”匾额。门楼内设有边门防御衙门,有正五品武官防御一名,文官笔帖式一名,外有领催5名,下有满汉八旗披甲兵45人。日常边门内一应事务由大千爷、二千爷料理。衙门内摆着打眼黑红棒和皮鞭子,是专管爬边越口之人的刑具。平日里守门兵丁分班把守,掌管边门启闭,检查过往行人。过往行人一律从门洞中过,接受检查,否则就犯“爬边越口”之罪,要受重罚。
然而,抚顺市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曹德全的研究结果却和董澍的考证结果不一致。曹德全表示,英额门是非常简陋的一道边门。“英额门修筑年代较早,应在顺治初年至十五年之间,属于老边。”曹德全说,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二月,官至内弘文院侍读学士的方孝标,因罪流放宁古塔,在他出关北上的途中路经英额门时,曾写道“万里人烟绝,当关一木遮。”关于英额边门的作用和守关士兵人数,方孝标也写了下来:“今设关以讥貂参之出入,关有甲士十余人守之。”
慈禧命重建英额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