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滚动 > 正文

90后老专家 儿童医院的三宝

2017-07-24 16:10:46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潘老在家中研究小儿外科学。谷建国摄

黄老正在出门诊。李凯菲摄

裴老正在出门诊。

潘老在家中研究小儿外科学。谷建国摄

黄老正在出门诊。李凯菲摄

裴老正在出门诊。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北京儿童医院,有很多“国宝”级的老专家,他们耄耋之年,壮心不已,每周会准时出现在诊室里,用积累了半个多世纪的经验为小患者解除痛苦。今天,本报记者带您认识三位医生爷爷、医生奶奶,他们今年刚好都是91周岁,绝对是“90后”医生。

骨科专家潘少川

一句“没事儿”让人如释重负

91岁的潘少川,是北京儿童医院骨科专家。75岁以后,潘老就不再上手术台,但每周两次的门诊工作坚持到现在。如今,每个周一和周三的上午,潘老都会准时出现在北京儿童医院的门诊大楼里,周五上午他还会来到医院参加小儿骨科的会诊。

“一想到自己还能给孩子们看病,我就特别高兴。”91岁的潘老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说起话来中气十足。“孩子家长们也说我看起来就像70多岁的。”上周三,是潘老的门诊日。一上午来了20多个孩子,其中有七八个都是怀疑孩子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或是足外翻。家长们在社区医院给孩子体检时,被告知孩子大腿两侧的皮纹不对称,建议到大医院复诊。这些忐忑的孩子家长们挂了潘老的专家号,只等他最后的“宣判”。91岁的潘老细心地给孩子做完检查后,发现没有问题,会轻松地说一句:“没事儿”。这时,整个诊室的气氛都轻松下来。有些孩子的父母听到潘老的“没事儿”后还是不放心,会重复再问,这时,潘老会特别肯定地说:“放心吧,真没事儿。”

潘老的这句“没事儿”,源于60多年的临床经验。1951年,潘少川从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分配到北大医院工作。1955年,北京儿童医院准备创建小儿外科,27岁的潘少川跟随着32岁的张金哲一起从北大医院外科来到北京儿童医院。虽然张金哲院士只比潘少川大5岁,但在潘少川心目中,张金哲院士就是他的老师。如今张金哲院士也坚持在一线出诊,当年的小哥俩儿现在成了老哥俩,上午门诊结束后,老哥俩儿还会搭伴儿一起回家。

潘老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小儿骨科的疾病谱和当年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感染性疾病患者特别多,骨髓炎、骨结核的患儿很常见;现在很少能见到感染性疾病骨科疾病患儿了。”如今到潘老的门诊来看病的患儿中,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足外翻或者脊柱侧弯的患儿多了。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