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空军军事专家告诉记者,在国际空域进行拦截查证,两机距离通常会控制在100米至300米,即使关系不太友好的两国军机,距离也会控制在30米至50米,“1.5米是非常非常近的危险距离”。
“1.5米死亡距离。”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网站6月21日如此报道此次美俄军机“异常接近”事件。
危险的并不只有距离。
尽管美俄军机拦截事件时有发生,但此前几乎没有涉及俄罗斯或美国政府官员的飞机。北约战机此次试图接近俄防长座机,理所当然增加了挑衅的意味。尽管北约辩称“不知谁在飞机上”,但俄罗斯方面并不买账。俄国家杜马议员安东什金表示,北约对待俄如此级别国家高官的行为是相当不正常的现象,这是一种挑衅行为。俄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沙马诺夫则称北约此举为“军事下流行为”。绍伊古抵达加里宁格勒主持召开军事部门间会议时就这一事件表示,俄罗斯西部边境局势呈现恶化趋势,这与北约国家在东欧的军事活动增强有关。
“美俄中东碰撞的波罗的海回响”
“军机拦截已成为美俄在国际空域‘斗法’的常见手段。”在李抒音看来,美俄军机拦截事件已多次发生,两国之间甚至有了一种“默契”。总体而言,双方飞行员都比较专业和克制,政治层面的沟通也比较顺畅,因为军机拦截事件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并不大。
许海云告诉记者,军机拦截是美俄相互进行威慑、施加压力的手段。美俄之间的军机拦截总体上还处于有效的政治管控中,无论是“异常接近”还是展露武器,都是“示强”的表现。
俄罗斯《晨报》6月22日刊文指出,“军机拦截已成为一种政治游戏工具”,特别是双方关系恶化时,这种情况时常发生。美国《华盛顿邮报》则将美俄军机的危险接近形容为“相互测试对方的神经”。
而对于美俄何以近期频繁发生军机拦截事件,李抒音和许海云都认为与叙利亚局势密切相关。“军机拦截事件是美俄中东碰撞的波罗的海回响。”李抒音说,近期以来,美俄因“冲突降级区”、美军打击叙政府军等问题对抗不断升级,在波罗的海的军机拦截事件也是矛盾累积的结果。
许海云也认为,美俄在中东地区的对峙和争夺,使得这一轮的军机拦截事件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必然”。在他看来,近日美俄频繁发生的军机拦截事件,一定程度上也是美国军方和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分歧所致。在对俄问题上,军方比特朗普政府更加强硬,不排除军机拦截事件是想要逼迫俄罗斯就范的军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