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自动发布新闻 > 正文

青山美丽蓝天幸福 习近平点睛绿色中国梦

2017-06-02 15:24:34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青山美丽蓝天幸福 习近平点睛绿色中国梦

  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的衡量指标中,生态文明不可或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从十八大首提“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对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进行阐述。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绿色发展,犹如灯塔之光,照亮了生态文明建设快速发展的道路。

这一理念,表达了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饱含了习近平总书记以民为本、心系百姓的初心情怀。

从“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到“保护生态,留一张白纸”,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思想新论断,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

从云南洱海“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到黑龙江“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再到青海三江源“一江清水向东流”……绿色发展,生态富民,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境保护寄予殷切希望。

留得住青山绿水,方能记得住乡愁。一汪清澈的河水,一片湛蓝的天空,一抹清新的空气,无不牵系着人民的福祉,关系着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

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一幅绿意盎然的中国梦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中国梦正向我们稳步踏进。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然而,绿色发展在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经济快速发展中积累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存在:江河水系、地下水污染和饮用水安全问题,重金属、土壤污染,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污染天气……各类环境污染频发,已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亟待补齐的短板。

整治民心之患、民心之痛,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治理环境污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政策高屋建瓴,新《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规重拳出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绿色发展取得一个又一个新成就新进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