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吴倩):立案登记制改革被视为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先手棋”。从2015年5月1日起,中国法院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改革。两年来,民众反映强烈的“立案难”问题已基本解决,当场立案率超过95%,当事人诉权得到切实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纠纷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立案,这是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落实立案登记制改革的创新举措。据该院院长张斌介绍,扫码立案方便了当事人,也提高了立案效率。他说: “当事人可通过我院官网、微信公众号、现场展板等多种途径获取立案‘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在输入相关信息后生成案件专属‘二维码’,截屏提交给扫码立案专属窗口,符合立案条件的,即完成立案手续。平均立案时间15分钟。‘二维码’自助立案,不仅减少了当事人排队等候时间,也无形中拉近了法院和当事人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双方的良性互动。”
为实施好立案登记制改革,福建省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国首推“跨域•连锁•直通”式诉讼服务平台,拓展延伸立案登记制的便民利民功能,最大限度减轻群众诉累。泉州法院院长欧岩峰表示: “在泉州区域内,当事人不论是哪里人,不论所诉案件由哪个法院或人民法庭管辖,其不仅可以选择最近的法院申请跨域立案服务,也可以选择其个人感觉服务质量最好的法院办理立案手续,还可以一站式地申请办理其他法院(法庭)所管辖案件的全流程诉讼事务,人‘直通’到各法院、案件‘直通’到办结。”
目前,全国法院已经形成以当场立案为主体,网上立案、自助立案、跨域立案、协作立案等为支撑的登记立案新格局。 随着立案渠道的畅通,法院受理案件数量也大幅上升,两年来全国法院案件总量增加约700万件。如何应对案件增幅给审判工作带来的压力,全国法院了做很多创新和尝试。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甘雯总结了各地法院破解难题的主要做法:“一是要尽量多的采用多元化解的方式,来解决矛盾纠纷.我们希望通过各种诉讼外的纠纷解决方式来化解矛盾纠纷,这样的话可以减轻法院审理案件的压力。二是我们要充分的运用信息技术,建设智慧法院,开发这方面的信息技术的平台,这个平台有助于实现法官司法裁判的统一性。三是进一步强化繁简分流,做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还有,要进一步强化诉讼服务,让法官从繁琐的事务中剥离开来,让他专心去审理案件。”
甘雯指出,随着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法院也遇到一些新情况,比如,滥用诉权现象更加突出,新类型案件审理执行难度加大,“送达难”问题逐渐凸显等。对此,法院将进一步规范立案秩序,做好新型立案方式规范推广工作。
甘雯说:“下一步,全国法院将以改革创新思维破难题,补短板,全面加强诉讼诚信建设,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行使诉权,依法惩治恶意诉讼、无理缠诉等行为,保障立案登记制有效实施。在立案和审判阶段发现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无理缠诉的,依法予以驳回并追究相应责任。进一步规范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协作立案工作,明确网上立案、跨域立案服务等操作要求,统一工作标准,确保新型立案方式发挥实效。”
据了解,最高人民法院将加强对涉民生如金融、房产领域重大敏感事项立案工作的调研,完善敏感案件立案处置机制,并借助诉讼服务网、纪检监察网站、12368热线等平台,对民众反映的不立案问题进行监督,切实保障当事人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