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青年会”诞生之初便直奔主题。为了缓解日益僵化的华人与政府间的矛盾,陈铭创办了“中意青年会都灵中文学校”:既为意大利人和侨二代提供中文课程,也教授华人学习意大利语。一时间,都灵的温州人有了系统学习意大利语的平台和场所,很多华人在这里学以致用,慢慢找到了存在感。这个平台也成功吸引了不少意大利人来了解和探索中国语言文化:有出于生意需要的商人,有经常和华人打交道的政府官员,也有追求中国女孩子的意大利男士,还有纯粹出于爱好和研究兴趣的学生。陈铭感到非常欣慰:“因在ANGI学中文而结缘的中意跨国婚姻大约有10例;一位年轻的都灵导演强卢卡·韦塔列借助这个平台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的龙舟文化,拍摄了名为《龙意》的纪录片;有更多的学员担起了连接中意经贸、文化的重任,有加入国航的,有派驻中国办事处的,还有很多人在自己工作的机构自愿为‘中意青年会’做宣传。”
科拉多·帕斯托雷便是其中一个。他是都灵大学东方语言系最早的学生之一,后来成为“中意青年会”最早的外籍中文教师和常任理事。在他的助推下,“中意青年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灵分部结下了不解之缘。2012年,“中意青年会”发起“靠近中国联盟”,将意大利佛罗伦萨、米兰、罗马、博洛尼亚等地区的华人青年组织在一起组成联盟。华人齐心协力的正能量感染了当地媒体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科拉多·帕斯托雷的牵线下,“中意青年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灵分部开启了空前紧密的合作。陈铭回忆说,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传达了‘地球人’的概念:无论地域、语言、种族、肤色,大家都是地球人。这与陈铭创办“中意青年会”的初衷不谋而合。在近乎相同的价值观护航下,双方于同年在都灵东方艺术博物馆共同举办了“同一片天”青年摄影师作品展,展示了旅意华人独特的视角和精神世界。此后,每年一届,小到个人大至国家,“同一片天”为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的艺术家策划个展,还协助中国驻米兰领事馆承担了“大美新疆”的中国形象宣传项目。
在互联互动的过程中,板结的华人群体逐渐柔软松动,活跃于都灵四大校区(都灵理工、都灵大学、都灵美术学院、都灵音乐学院)的中国留学生更是为华人团体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他们年轻有活力,善于沟通和表达,乐于发声且多才多艺。陈铭看到了新的希望,2014年,“中意青年会”与都灵市政府建立合作关系,将中国留学生纳入了“中意青年会”。
更多精彩请点击: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