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自动发布新闻 > 正文

多子未必多福,如今在农村无收入的老人,养老状态堪忧

2017-05-04 16:41:33    梧桐话仙  参与评论()人

五 六十年代,号召全民多生娃,让女人都做英雄母亲。因此在我的家乡,又地处农村,一家有四五个孩子稀松平常,六七个,十几个的都大有人在。很长一段时间会出现妈妈和儿媳,女儿一起坐月子的景象,还有妈妈年纪大了没有奶水,生下的孩子喝姐姐或者嫂子奶水长大的都有。

多子未必多福,如今在农村无收入的老人,养老状态堪忧

那个时代,本来就穷,孩子多的家庭就更穷,常常是第一个孩子穿的衣服,缝缝补补后,可以穿在最小的孩子身上。一年之中,基本上不会添置新衣服、新鞋子,吃的粗粮,没有淡饭,小麦和水稻产量不高,上缴国家后所剩无几,分到村民手里的,煮稀饭都不够吃一个月。所以那时候的孩子,衣服和鞋子,基本上是买布自己做。即使这样的生活环境,艰辛困苦的父母也没有放弃孩子,把他们一个个养大,扶持他们成家立业。如今,这一代人,基本上都是七老八十的年纪,身体好的,依然还在地里奔忙,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身体差的,就太可怜了。

村里的老谭,今年已经八十五岁,在五六年前,因为干活摔倒,治好后就不能下地干活了,家里九个孩子一起商量,该怎么给老谭安排生活。大姐先发话,我是出嫁的女儿,不该我管,小儿子不干了,你不管,我们也管不了。那该怎么办呢,反正老爹只是不能干活,就一家给三十块钱,再给点粮食,够他吃就好了。第一次的对决,就以一家给三十块钱,老谭依然自己过日子,偶尔还有孩子不愿意给那三十块,说他那么老了,根本就花不完,老谭也没有办法,如果不生病,最多就是吃差点,也不敢有意见。

多子未必多福,如今在农村无收入的老人,养老状态堪忧

因为没有人照顾,老谭的身体越来越差,最后没有办法照顾自己了。九个兄弟姐妹又坐下来商量,这次不拿钱了,一家一个月轮流。老谭就像喝酒坐庄一样,一家一家转,遇到姑娘媳妇好的,还给点好脸色,吃点好饭,遇到姑娘媳妇差的,天天骂他老不死的,每到月底,像赶瘟神一样的赶往下一家。纵使这样,老谭还是觉得自己有着落,不会饿肚子。

可是厄运却没有放过老谭,随着身体日渐变差,九个孩子连一个月一次的轮养也不干了,觉得他反正要死了,干脆送回他自己的老屋等死,免得哪一天死在自己家里。没想到这一决议,竟然得到九个孩子的响应,一致同意把老谭送回老屋。已经不能自理生活的老谭,回到了老屋,每天不能出门,孩子们想起他,就给他送点饭菜,管你吃不吃。想不起,就连饭都没得吃,偶尔有好心的村民,给老谭送点东西,还会被他的子女责骂,说他们多管闲事。

在这种环境下,老谭熬过了春节,却没有等到春暖花开。在节后没多久,老谭静静的死在了自己的老屋,没有一个孩子知道,老谭是什么时候死的。村民去帮着办丧事的时候,发现老谭住的屋子乌漆墨黑,肮脏无比,排泄的污物满地都是,完全不是一个正常人能够待得下去的,而老谭在这个屋子生活了五个月,一点一点的看着自己走向死亡。

多子未必多福,如今在农村无收入的老人,养老状态堪忧

老谭一死,九个孩子这下跑的快了,个个披麻戴孝,痛哭流涕,不知情的人会以为他们是多么的舍不得他们的爹离世。出钱也不拖拉,吹拉弹唱样样有,丧事办得极为风光,但是这些对于已经离世的老谭,根本不起任何的作用了。

现在在农村,子女对生养自己的爹娘,采取薄养厚葬的风俗,一直没有什么改观。宁愿被人骂不孝子,都不愿意在爹娘活着的时候,善待他们。反而在他们死后,大肆操办丧事,以为这样做,就为他们挽回了声誉。殊不知,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样的谚语,自己没有善待父母,自己的孩子,将来会善待自己吗?如果到时候,自己也落得和父母一样的境地,也被子女嫌弃,天天冷眼相对,会不会慨叹——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