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愚伯的自留地
自从清明节过后,老家的气温渐渐提升,蒜苔一天比一天出得多,现在已到盛产期。蒜农们忙得顾不上回家做饭,在里间地头买点饭快速吃过,就进入紧张地劳动;有些农户蒜种得多,忙不过来,就请亲朋好友过来,增加人手、加班加点di蒜台,都想赶这个时候的好价钱。今天在欢口各乡村,眼目所及之处,皆为忙碌收获蒜苔的百姓。
农民种点地真的不容易,由于缺水,浇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父母今年在欢口的老家也种了将近六分蒜地,如今蒜台价格1.6元,共收了350斤,光di蒜台,就花费了三天的时间。
相比去年而言,价格上还是稍微有点偏低。
咱欢口的老百姓们,用汗水收获着微薄的希望,用忙碌换来简单的幸福生活。
母亲说,几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两腿麻。
在镜头里,这些画面满有诗意,但对真正在田间劳作的乡人而言,却是一件苦不堪言的差事。
再美的风景,他们只顾地头,无暇观赏。
腰实在受不了的时候,二奶奶才会直起身来,稍作休息。
星期天的时候,读高中的青少年们,也要到田间,和爷爷一同体会农村的生活。
盛开的油菜花,成为农人们最好的陪伴。
大营的姑奶奶,年近80,还“战斗”在第一线。
劳动,有时并不是仅仅单调和疲惫,也有欢声笑语。
成熟的蒜台,是这样子的。
在还没有售卖之前,怀抱着一大捆蒜台走出田间,喜乐之情还是难溢于言表的。
收获满满。
当下,正是蒜苔的出产高峰期,蒜农既出售蒜苔,还要兼顾出售蒜苗,忙得不亦乐乎!
销售蒜薹的农户络绎不绝,路边停满了货车,前来收购蒜薹的外地客商忙着讨价还价,工人们忙着将一捆捆蒜薹装车准备运走。
农业,这些年一直在演绎着恶性循环,年轻人不愿再固守贫穷的生活,纷纷“外逃”,从农村来到城市,在家种田的基本是60岁以上的老人。如今,蒜苔丰收了,虽然已经是两块多的价格,但和高速增长的物件和房价相比,农民的收入依然只是“九牛一毛”。这样的行情显然没有达到老百姓的预期,被问及的农民伯伯一脸忧伤,真是菜贱伤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