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热播的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以无比迅猛的力度“红”了!卖菜大妈在谈、公交地铁上低头族在看、朋友圈也都在刷议论。更难得的是,老中青各个年龄段的观众都在追看,每个看过的人也都想说两句。尤其是这几天,一些挑刺儿的声音出现了,比如小黄毛的戏能不能剪了,等等。
好坏难辨的各路角色
有年轻观众调侃说,终于有一部能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追的剧了,打电话也有的聊了。而不少观众开始根据细节烧脑猜剧情,比如丁义珍出逃,有人告密了,到底是谁?有猜祁同伟的,因为根据厕所里扔掉手机卡那个嫌疑人的手部特写发现,那个人的左手没有戴表,但李达康和高育良的左手都戴了手表;还有观众根据陈海接电话时,旁边坐着的季检察长居然摇下车窗的细节,推测季昌明也是腐败分子;高育良的妻子露面不多,但言谈举止似乎有些古怪,有人推测她就是幕后大BOSS(老板)……好人坏人猜测不断。饰演赵东来的演员丁海峰笑言:“这个剧的人性是比较复杂的,好人坏人都不会写在脸上。一部好的作品,真的不能单纯用好人坏人去衡量。”
“注水”角色不受待见
和任何一部作品一样,《人民的名义》并不完美。有观众认为,从第11集开始,无关紧要的“水戏”比重大了。第15集里,与主线无关的小黄毛郑乾(郑胜利)和女友吃饭的戏份长达半集,有观众吐槽:“这是《人民的名义》吗?还是《人民的日常生活》?”郑乾的注水戏份已经引起很多观众注意,因为完全看不出他和主线有什么关系,甚至有观众直接发问,郑西坡儿子的戏能删了吗?
还有观众表示,一看到郑乾的片段,我就想快进。市民小雪对本报记者说,凡是看过原著的都知道,郑胜利父子的戏份在原著384页里只占17页,现在却足足有三分之一的戏份。其实说实话,之前表现他网军头头的戏份还是挺符合现实的,也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但是最近几集的戏份,确实注水比较多。有眼尖的观众指出,他是电视剧的执行导演。对此,郑乾的扮演者阚犇犇说自己没有给自己加过戏,因为“这种行为涉嫌职务犯罪”。
林华华也是最遭观众烦的一个角色。观众说,如果可以删掉部分郑胜利的戏,那林华华的戏可不可以完全删掉啊!林华华在剧里是个甜美可爱的邻家小妹妹,职场表现要么没有,要么很糟,一开场就看丢了贪官丁义珍,事后居然没有丝毫悔过也没有人追究。观众不禁要问:这样宛如智障的小同志,是如何混进最高检的队伍里的呢?林华华在剧中的功能,就是不识趣地不停地给陆亦可介绍对象。
有观众感慨,看到上述片段可以快进,“达康书记和他的一切、其他书记们、赵东来”绝不快进。对于观众的议论,导演李路解释:“我理解编剧周梅森想表达的意思,想在快节奏和强情节中,缓一缓。如果全是案情戏,那就是‘反腐24小时’了。”不过他也承认,现在来看,增加的这条年轻人的线,完全失败。
为啥女性角色不好看
虽然剧里的各位书记、厅长、局长们“人性复杂”,出彩的表演很吸引观众,但能享受到这一待遇的基本都是男性角色。不少观众认为,剧中女性角色设定浮于表面、模式化,比如胡静饰演的高小琴,就是这样一个坏女人。她是小三、是情妇,但同时她作为一个年纪轻轻就拥有庞大资产的女企业家,也承载或加深了很多人对这种女性的偏见,即她们的成功绝不可能是只靠自己努力那么简单,要么是出身好,要么就是和高官有不正当关系;还有欧阳菁,她的形象算是坏女人的一种延伸,一个受贿的官员妻子,但最大的问题是,身为一个银行副行长,她表现出来的物质、不理性、情绪化、不识大体,实在令这个角色立不起来。本质上,这是对这个角色职业素养的一种否定。
观众热议达康书记
相信电视剧开播之前,剧组的人谁也没想到,“达康书记”会这么红,有观众给他起了个洋气的英文名字叫“darkcom”,有关“达康书记”的表情包,更是在朋友圈刷屏。李达康在剧中是一个一心只为GDP、没有生活乐趣、霸道甚至不讲规矩的领导,但却让很多年轻观众看不够。应该说,李达康的火不是偶然的,它有赖于编剧精致的角色设计与吴刚的精湛演技,李达康在剧中的存在,告别了以往自带“高大全”光环的形象,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GDP控”。以往,官员沉迷于GDP,一心只求政绩,民众总会嗤之以鼻,但李达康的可贵在于,他坚持在不伤害民众基本利益的前提下谋发展。剧中,他在地方主政时纵然渴求政绩,却不让会造成重大污染的化工项目上马,坚持着一个为官者基本的政治操守。
反腐工作并不容易
观众淼淼这几天熬夜把《人民的名义》目前播出的剧集都看了一遍,她说:“剧里的贪官多是改编自真人真事,看这些贪官的表演,变脸比翻书还快,真的个个都可以当影帝了。”
最让观众赵小姐好奇的是,作为一个平民,检察机关的办案程序细节到底是怎样的。虽然抓捕贪官的新闻屡见报端,但老百姓却对其中的过程不太了解。此次《人民的名义》把刑侦、抓捕的一面展示出来,包括如何监视、调查和收网。“其实还是很复杂的,贪污受贿人员不会主动暴露,所有的线索,都需要反贪局一步步去搜集。而且涉及高官,很多事情都要请示领导,光是交涉就已经是一个难题。”赵小姐感叹这部反腐剧真是拍得很现实,在抗日神剧、家庭婆媳争斗戏泛滥的年代,有这样接地气的大作出现,确实是中国电视剧的一大进步。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