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返贫,并无捷径可走,增强“造血”功能是重要途径,比如送项目下乡、送科技到村。科技在手,脱贫效果立竿见影。不久前,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科院总农艺师赵治海的事迹被广泛传播。他培植出的谷子,以高产优质抗旱节水闻名,在他努力下,在一个被称为“黄沙地,板儿梁,种草草不长,种粮打不上,吃水如吃油,外出拉水忙”的贫困乡,农民靠种地摆脱了贫困,一颗颗小谷粒变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金疙瘩”,这正是科技扶贫的魅力之所在。
防止返贫,还应该在扶智与扶志上做文章。以扶志为例,如果贫困人口不思进取,吃饱等饿,哪怕给他们再多钱和物,恐怕也无济于事。《人民日报》不是也报道过这样的案例吗?某地上级部门给一贫困村送去了120头母羊,还派技术人员下乡,提供饲养管理、专业防疫、母羊配种等技术服务。但是,这120头“扶贫羊”还是变成了村民餐桌上的美味,到最后剩了不到60头。如果不改变懒汉思想,恐怕给他们再多羊、跟进再多配套措施,也解决不了问题。
“一定绣好精准扶贫这朵花”,无论脱贫还是扶贫,本身都是反贫,都需立足精准,在反贫过程中更应该精准地警惕返贫。当前,当前上上下下已把脱贫攻坚当成了一场硬仗来打,也应该把防止返贫当成硬骨头来啃,这样才能彻底改变贫困人口的命运,让他们更有尊严。(文/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