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自动发布新闻 > 正文

张一鸣:模仿是对创新者最好的致敬

2014-09-18    国际在线  参与评论()人

今日头条创始人、CEO张一鸣在接受采访

文/王菊芳

    国际在线报道:近日,围绕今日头条的版权争议又有了新进展。国家版权局方面表示,经调查确认,今日头条传播的部分内容构成侵权。但与此同时,版权局也对今日头条所属公司——北京字节跳动公司在调查过程中的“积极整改”予以充分肯定,称“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与数月前多家纸媒与传统门户网站群起“讨伐”局面不同的是,这一次,只有为数不多的媒体站出来对今日头条表示了不满。

    在当下这个媒体变革时代,当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模式挑战旧有格局时,喝彩有之,争议也必然有之。而身处这场版权风波中心的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在经历当初的不解、甚至委屈,随后的紧急公关应对,并采取一系列补救措施后,如今的回应已比较淡然。即便是一些竞争对手纷纷“复制”今日头条最为核心的个性化推荐模式,他也表示不太介意。

  “版权争议被媒体放大”

    年仅31岁的张一鸣,缔造了互联网业界的又一个神话。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内,可根据用户兴趣对资讯进行智能推荐的今日头条客户端,用户已过亿,估值高达5亿美元。与此同时,自身不生产内容、只做信息聚合与分发的今日头条模式,在受到许多用户追捧的同时,也在业界备受争议。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一鸣仍然对今日头条被业界许多人称为新闻的“搬运工”感到委屈,因为在他看来,基于大数据运算的信息分发远非“搬运”那么简单。他还认为,发端于今年6月的版权争议,实际上是被媒体放大了。事实是,今日头条迄今尚无一起败诉记录。

    不过,对于今日头条来说,版权纷争也并非全无好处,至少让公司的运作更加规范。张一鸣透露,在那之后,公司要求所有的合作协议都必须是盖章的正式合同,之前可能就是一封邮件。而且,今日头条的合作伙伴也在增加,目前已超过2000家,其中包括300多家传统媒体。

    近日,针对今日头条的版权争议,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在网上访谈中表示,经调查确认,权利人投诉的部分新闻作品及相关图片均由该网站存储和传播,而非链接跳转方式,构成了侵权。不过,他同时指出,在调查过程中,字节跳动公司迅速删除了所有侵权作品,并主动全面与媒体洽谈使用作品的版权采购事宜。“我想强调的是,处罚是手段,规范才是目的。对新兴网络服务企业,我们要在规范其经营行为的基础上积极支持其健康有序发展。”

    看来,国家版权局在认定今日头条存在部分侵权事实的同时,也释放出了规范和支持新兴网络服务企业发展的信号。针对版权局的表态,张一鸣在回复记者的微信中说:“阎局长在访谈中不是说要鼓励健康发展么?”

    不怕被模仿:我们有技术和理念优势

    就在今日头条引发版权争议的同时,其在国内率先推出的个性化推荐模式,却有成为行业“标配”之势。目前,国内多家互联网公司,像百度和搜狐等的新闻客户端也已经融入了“推荐”的功能。张一鸣认为,目前一些主流客户端的推荐功能,实际上是在“复制”或者说“模仿”今日头条的模式。不过,他对此并不介意,因为竞争对手的模仿,本身就是对创新者最好的致敬。

    在他看来,不仅国内一些客户端在模仿今日头条的模式,甚至国外一些热门的资讯类客户端也是今日头条的跟随者,比如日本的SmartNews和印度的Newshunt,前者今年8月刚刚成功融资3600万美元。他指出,虽然在今日头条之前,国外已经有一些基于推荐引擎技术的应用产品,如GetGlue和Zite,但它们因为做得还不够好,有的已经被收购。

    既然个性化推荐已非今日头条的独家优势,它的成功神话能否延续?张一鸣显得颇有信心。他强调说,在推荐技术上,今日头条已经比对手领先了一大段。虽然目前推荐的精准度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但在过去半年中,已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对未来技术条件和媒体环境条件下的信息分发,以及用户获取信息的模式,今日头条也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张一鸣还指出,大型互联网公司都有多条业务线,因此在发展推荐引擎技术时会比较“纠结”,而今日头条则没有历史负担,也因此能够最坚持“你关心的,才是头条”这一理念。今后,今日头条在产品上还会不断去创新,但所有的创新都会围绕一个核心:帮助用户更好、更便捷地获取信息,让“早知道就好了”的遗憾越来越少。
    

1 2
(来源:国际在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