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斯克城市景观。赖霍·布鲁耶摄
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景色旖旎、建筑恢弘。坐落于斯维斯洛奇河畔的杨卡·库帕拉国家文学博物馆,是白俄罗斯著名诗人、剧作家和翻译家杨卡·库帕拉的故居,也是明斯克的一张“文化名片”。
库帕拉是20世纪白俄罗斯新文学奠基人之一,被誉为“民族复兴的先知”和“人民诗人”,他的作品凝聚着厚重的文化价值和抒情传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校园内,由中国雕塑家吴为山创作的库帕拉像,吸引着人们驻足欣赏、瞻仰。在白俄罗斯国立模范剧院,每年戏剧季的开幕演出都是库帕拉的喜剧作品《巴普林卡》,也足见这位文学家在白俄罗斯民众心中的重要位置。
于苦难中释放文学力量
库帕拉于1882年出生于明斯克省的一个佃农家庭。童年时的他,受热爱音乐与文学的母亲影响,不仅学会了演奏小提琴和东斯拉夫民间乐器扎列卡,对历史悠久的民间口头文学、基辅罗斯文学等也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大量阅读白俄罗斯作家杜宁—马尔钦凯维奇、博古舍维奇和波兰诗人斯洛瓦茨基、密茨凯维奇等人的作品。
库帕拉曾在诗歌中这样回忆当地民众在节日期间采摘凤尾草的场景:“去采摘那种命运的野草吧”“在黑暗的森林里,在清洁的田地上”“用热情的眼泪——宝石似的眼泪!等待着它开花结果——那幸福来临,从清晨直到黄昏”。诗作寥寥数句,描绘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许与盼望,即使物质生活贫瘠,也不能遮蔽人民对高尚精神的追求。
1902年,库帕拉家中遭遇不幸。父亲突然离世,病魔又带走了3位兄妹。痛失至亲的悲伤与疾苦,使库帕拉肩负起家庭的重担,饱尝人世间的漂泊与艰难。他先后从事过家庭教师、法庭文书、林区工人、店员、杂役等工作,底层生活的历练促使他思考白俄罗斯人民的苦难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