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题:哨声的召唤
——记中国裁判组冲击卡塔尔世界杯之路
新华社记者
带着荣耀,也带着遗憾,马宁、施翔、曹奕结束了卡塔尔世界杯之旅。
三名大学体育老师,代表中国裁判时隔二十年再次出现在男足世界杯赛场上;可惜最终无缘携手登场,未能吹响渴盼的那声哨音。
“直面差距,砥砺奋进!”马宁说。23日,刚刚回国的马宁和施翔就已经出现在中超赛场。为了抵达世界杯,他们付出所有;从世界杯归来,他们热爱不息。因为绿茵场上的哨声,始终在召唤着他们。
裁判起点:因为热爱
对足球的热爱,是大多数足球裁判生涯的起点。
1999年,马宁以田径专业考进沈阳体育学院,也开始了业余足球裁判生涯。“我从小就喜欢踢球,进学校就从田径改学了足球专业。开始做裁判,做班级的、学校的比赛,以及最基层的业余比赛。能出去吹比赛的时候,就尽量去做。”马宁回忆道,“当时别说世界杯裁判,连国际裁判、中超裁判都没想过。”
曹奕同样如此:“本来想当球星,当不了球星上大学。老师跟我说,既然这么喜欢足球,可以把足球裁判作为以后从事足球工作的切入点。”
马宁的妻子始终忘不了他们上大学时马宁搭着公交车四处吹比赛的经历:“两块钱的公交车坐一个小时过去,再坐一个小时回来,一场比赛酬劳是20块钱。真的觉得他是特别喜爱这个东西。”
2003年毕业后,马宁成为一名体育老师。几年后,当他已经开始进入职业赛场,他仍然会主动申请去执法青少年比赛。“青少年比赛虽然酬金低一些,赛会制时间长也不太好请假,但实践机会多,大家一起做总结,对提高水平非常有帮助。更多考虑的不是报酬,就是喜欢足球,想多吹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