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问题学者周定兴
官商勾结确定排污方案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反应堆的堆芯熔毁,产生大量放射性物质。为了给反应堆降温并遏制核泄漏,福岛核电站的运营公司--东京电力公司(简称“东电公司”)采取了向反应堆注入海水的办法。由于这些水含有大量放射性物质,东电公司只得将其放至储水罐中储存。据东电测算,2021年福岛第一核电站产生的核污水约为每天150吨,并将于2023年春季达到储水罐容量上限137万吨。
福岛第一核电站机组发生爆炸
据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估算,处理反应堆报废、去污等需要花费50-70万亿日元(约合2.6-3.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污染水的处理费用将占相当比重。2021年4月,日本政府宣布,将采取排放入海的方式解决与日俱增的核污水问题。今年5月18日,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公布了一份关于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海计划申请相关的“审查书草案”,并将在公示1个月、征求公众意见后决定是否正式批准排海计划,这实际上就是对核污水排海计划“亮绿灯”。
福岛核事故后,日本政府为避免东电公司破产,设立“日本原子能损害赔偿和反应堆报废等支援机构”,该机构属于官方机构,并拥有50.1%的东电股份表决权。东电公司实际上归属日本政府的直接管辖及支配。不难看出,核污水排海方案是东电公司与日本政府勾兑的结果,因为这是最快捷、最省钱、最省事的办法。据估算,日本只需花费约34亿日元(约合1.8亿元人民币)即可了事。但如此草率行事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命安全带来的威胁却被日方刻意忽略了。
核污水≠核处理水
核事故后第二年的检测数据显示,福岛附近海域的铯元素浓度有10万贝克勒尔每立方米,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后在黑海中检测的数值还要高100倍。直到十年后的2021年,日本渔民在福岛县外海捕获的一条平鲉体内仍检测出每千克500贝克勒尔的放射性元素,是日本规定标准的5倍。核事故11年来,福岛县每六万名儿童中就会出现一至两名甲状腺癌患者,而常规情况下,每百万人中才会出现一到两例甲状腺癌患者。
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反复宣称,核污水排放前需经过多核素去除装置(ALPS)处理,是“安全”的。但日方强调的只是“氚”这一放射物质达标了,实际上即便经过处理,水中依然含有能够引起生态界遗传变异的锶90、碳14等其他放射性物质,这一现实被选择性忽视。自从发布ALPS相关报告之后,日本政府再未举行任何面向一般民众的公开说明会或意见听证会。为给核污水正名,日本政府还曾联系市民团体,要求停止使用“核污水”的说法,改为使用“核处理水”,以达到“洗白”目的。日本政府还就排海方案大力进行“公关”。复兴厅2021年度预算中,将有关福岛核事故的公关经费提升到了20亿日元,是2020年的4倍。这些钱被用来雇佣专业团队,通过各种宣传在日本国内外弱化和消除负面舆情。
网友讽刺日本政府推出氚“吉祥物”
东电公司在处理核电站事故问题上也是劣迹斑斑。2007年,东电公司承认从1977年起在对下属核电站的13座反应堆总计199次定期检查中,存在篡改数据和隐瞒安全隐患的行为,其中就包括造成福岛核事故中的紧急堆芯冷却系统失灵问题。2011年核事故发生后一周,专家就已作出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到3号机组已经发生堆心熔融的判断,但公司拒不对外公布,选择用明显弱化危机强度的“堆芯损伤”来表述。这样的劣迹很难让人相信东电公司会将“安全”的核污水排入大海。
东京电力公司就核事故处理不当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