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何瑞恩在“全球亚洲”网站撰文指出,用冷战类比定性当前美中关系是错误的,搞意识形态对抗将削弱美中在应对全球挑战上的合作前景。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约翰·伊肯伯里认为,遏制中国将使美国与其伙伴更加分裂,削弱美国自身声誉,是一种“国家自残行为”。
亚太地区不是“角斗场”。一段时间以来,美国试图通过强推“印太战略”,制造地区紧张,挑动对抗对立,引发地区国家广泛担忧。防止冷战思维在地区回潮,拒绝在大国间选边站队,是地区国家的普遍愿望。“全球所有国家都希望与中国和美国建立积极和建设性的关系,”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的这一观点非常有代表性。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到1.35万亿元人民币,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为地区合作的赋能增效作用逐步显现。事实表明,融入开放合作的潮流,才能为地区和平繁荣发挥建设性作用。在美国陆军战争学院副教授泽内尔·加西亚看来,印太地区正为全球经济提供驱动力,美国的“印太战略”还依赖几十年前的假设,已经不适合今天的环境。
隔绝脱钩不是“可选项”。近日,美国青年学生踊跃参加与中国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的“天地对话”;参加哈佛中国论坛的各界代表共议中美关系前行之道;纪念飞虎队80周年历史图片展帮助年轻一代重温那段不平凡的历史……尽管美方一些人处心积虑渲染“中国威胁”,但加强交流对话才是民心所向。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傅立民强调,美中两国都从过去40多年的交流合作中受益匪浅,为这种合作设置障碍只会造成破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