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一针一线编织时光倩影(多彩非遗)(2)

在考察阿朗松针织花边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这项技艺的独特之处在于所需的“高水平专业技能”和“长时间精雕细琢”。的确,制作针织花边的工艺十分复杂。首先需要在一块小羊皮上绘制图案,然后用特制的针沿着图案轮廓点刺,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约2毫米。接着用细棉线缝出轮廓,随后在轮廓里织出一个个细密的网格,作为主体图案的背景。再用绣针织出图案,并把一些基本的图案组合在一起。图案完成后,用针线进一步勾勒轮廓,形成浮雕效果。最后再把做好的针织花边从小羊皮上小心地揭下来并抛光。如此精细的“工程”需要高超的针艺和极大的耐心,为避免眼睛过度疲劳,技师们每天只做3个小时的阿朗松针织花边,其他时间用来做简单刺绣。

阿朗松针织花边的技艺传授通过技师和学徒之间口口相传,以及手把手教的传统方式,完全掌握需要7到10年的系统培训和实践练习。20世纪中期,这门手艺一度面临消失的风险。1976年,法国在阿朗松成立了国家级花边工坊,隶属于法国文化部,各项成本、技师工资均由国家承担。这一国家性的扶持为阿朗松针织花边技艺的推广和传承注入生机。

如今,工坊有9名技师和3名学徒,即便在全国,掌握这项技艺的也不过十几人。阿芒迪娜·贝特曾是一名医学院学生,暑期前往博物馆实习时首次了解到阿朗松针织花边,第一眼就爱上了这门技艺,现在已是她跟随专业技师学习的第四个年头,在老师的指导下,贝特进步很大,乐在其中。在她看来,这是令人骄傲的事业:学习这样一项历史悠久、优雅美丽的技艺,仿佛将过去与现在的时光凝聚,是一件很动人的事。

除了对学徒展开培训,技师们也在博物馆提供针织花边技艺示范,并在每年的欧洲遗产日进行工坊展示。近年来,阿朗松在推广针织花边技艺时更加注意创新和转化,希望让非遗在“活下去”的同时“活起来”。例如,工坊技师们会与艺术家和时尚界人士合作,由他们设计花边图案。当地还专门成立了阿朗松针织花边技艺协会,通过举办讲座、观摩活动等,增进人们对这项传统手工艺的了解。今年协会还专门录制了技师们教授技艺的音频和视频,希望能“收集他们的记忆”,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

在博物馆展厅中心,一件19世纪的婚纱头纱美得令人屏息凝神。这件平铺面积达7平方米的头纱耗时数十年制作,将所有阿朗松针织花边技艺融为一体,仿佛一本花边“百科全书”。人们观赏它,是在探寻时光的瑰丽,也是感受时间打磨后的精湛技艺。正如《小王子》中常被人提及的那句话:“你在你的玫瑰花身上耗费的时间使得你的玫瑰花变得如此重要。”对技师们而言,对每块针织花边倾注的心血都令其更加独特、珍贵,他们是在传承美、留住美,也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了美。

《人民日报》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