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学吹竹笛。
邓和平摄
肖惠文在上声乐课。
本报记者周欢摄
核心阅读
开设竹笛班、排练新曲目……江西省泰和县水槎乡中心小学音乐教师肖惠文让竹笛走进校园,把音乐课上得有声有色。竹笛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养,也让山里的孩子们收获了兴趣和快乐。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大山深处,90后小伙肖惠文已经在水槎乡中心小学担任了4年音乐教师。这些年来,他一直在探索如何为村里的孩子们上好音乐课,用竹笛传递音乐的美妙和魅力。
上山里娃需要的音乐课
2017年,25岁的肖惠文回到故乡,担任水槎乡中心小学音乐老师。可第一堂音乐课,就给他浇了一瓢冷水。
“村小学生的音乐基础薄弱。”课前,肖惠文信心满满,要给学生们讲点专业的乐理知识。结果,从创作背景到曲目分析,从音乐构造到音乐美学,音乐课上成了“语文课”。
课后,肖惠文开始反思,“村里孩子需要什么样的音乐课,音乐教育应该达到怎样的效果?”意识到问题,他想了一些办法,第二堂课带上了竹笛和葫芦丝,还设计了趣味小游戏,课堂气氛好了起来。
“音乐教育先要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再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不能一味往专业方向培养。”理顺教学供需关系后,肖惠文决定把吹奏竹笛加入教学。
选择竹笛,跟肖惠文的音乐经历有关,“我从小学开始学吹竹笛,学习了10年,其间父母一直引导和支持,我也因此在音乐上收获了更多乐趣。”
2020年秋季学期,肖惠文从班里挑选38名学生成立了竹笛班,每周固定上课,假期集中训练。“重点训练气、唇、舌、指上的基本功。为了提高对音色和气息的掌控能力,我要求学生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跑步、做仰卧起坐等锻炼。”肖惠文说。
热爱,让孩子们沉浸在音乐的快乐里。经过一个假期的练习,孩子们把一首《井冈山下种南瓜》吹得有模有样。
孩子们敞开心扉、树立信心
“左手朝外,右手朝内,拇指按笛;打开嘴唇,牙齿不动,闭上嘴唇,然后发出‘噗’的声音……”采访时,学生们兴冲冲地凑了过来,主动演示怎么握笛、吹响。
水槎乡中心小学有670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占60%左右。“第一次见面,很多孩子的眼神里透着不自信。”那段时间,肖惠文不断思考,“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以前的校园生活比较单调,现在学生们有了共同的兴趣,有时候会一起探讨吹奏技巧。”肖惠文认为,“音乐能够让孩子们拥有更加充盈的内心,还能帮助孩子们敞开心扉,积极表达自我,树立信心。浸润在音乐的世界中,他们更容易感受爱、传递爱。”
“竹笛的声音很清脆、美妙,我特别喜欢。”自从学会吹竹笛后,学生雷倩变得活泼开朗了不少。“现在她更爱笑爱说话了。”爷爷对孙女的变化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放学回家后,雷倩常通过微信视频,给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吹奏竹笛曲。
去年底学校举办的竹笛大赛上,四年级三班的黄勇以自学的《踏山河》获得了一等奖;四年级二班的熊晓纯展现出天赋,已经成为竹笛班班长……学生们收获了快乐和兴趣,还有更多成长的可能性,肖惠文笑道:“说不定就有学生会成为竹笛演奏家。”
4年的乡村教学经历,让肖惠文越发成熟,“从学生身上我看到自己的价值,教学带来的满足感无与伦比。”
在音乐里感受传统文化
肖惠文的住处有两间房,其中一间专门用来教竹笛制作,10平方米不到的制作室里摆满了竹材和工具。
一次偶然机会,肖惠文了解到有种乐器叫尺八,已经传承千年。这促使他从传承传统文化的角度去思考竹笛教学。练百遍笛,阅千篇文。为了感受乐器文化,肖惠文趁着暑假到浙江杭州学习了竹笛制作,又把学到的制作工艺带回校园。
“学校后山的竹子都是毛竹,而制作竹笛要用苦竹。刚砍下来的竹子不能马上用,要阴干两三年。”制作室里,肖惠文边演示边说:“笛子的壁厚决定了音质高低,先测量内径外径看壁厚,来决定笛子调性。再算好孔距、孔宽打孔,笛孔的形状、大小、位置都会对音色产生影响。”
学习竹笛制作绝不是依葫芦画瓢。“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思考,反复校音能增强对好音色的认知和判断,这是很好地理解乐理的机会。”肖惠文说。
上学期,学生们进行了初步体验,“这学期,学校准备了竹笛制作教室和排练演奏教室,三、四年级学生学吹笛,五、六年级学生学制作。”肖惠文说,学习竹笛制作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制作的过程就是浸润的过程,领悟其中的文化内涵,孩子们会思考为什么要用竹子做材料等。”
从演奏到制作,再到如今的文化课,音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孩子们也在音乐中感受、传承竹笛文化。
笛声阵阵,随风飘扬在校园、教室、操场,孩子们的心灵与音符一同律动,悦耳的音乐与爽朗的笑声在大山里回荡。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