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7月21日文章,原题:英国承受不起自绝于中国的代价 在这个挑战前所未有的动荡之年,英国如何与中国打交道成为最伤脑筋的问题之一。
在涉及国家安全的事务上,英国企业理所当然地会听从政府的领导。企业也理解对中国做法的更广泛的政治担忧。但是,除了制定对华安全和外交战略,英国也应有一项深思熟虑的经济战略。原因在于,这关乎英国未来的就业和繁荣。这不是一个国家的唯一目标,但它是一个重要的目标,特别是在疫情中我们有数以万计失业者的情况下。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强引擎,也是英国就业的一大贡献者。
中英贸易协会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与中国在贸易、旅游和高等教育方面的联系支撑了英国多达15万个工作岗位,其中许多位于伦敦以外的地方。过去14年里,英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6倍,随着中国4亿中产阶层更多地购买从创意服务到奢侈品在内的英国优质产品,英国对华出口将进一步增长。
自2014-2015学年以来,在英国学校和大学就读的中国学生增加了46%。现在他们的人数超过了所有欧盟国家学生人数的总和。此外,中国占全球研发支出的20%,所以其不断增长的智力资本也不可忽视。
所以,现在不是英国自绝于中国的时候。相反,英国需要的是一套对华贸易指导原则,帮助企业和决策者全面权衡英国公民的利益。
企业应该清楚自己在这场辩论中的角色——拿出证据,以便政府评估困难的取舍。如果要以安全为由限制华为等中国供应商,那么就必须清楚由此带来的代价,并制订一个大家认可的替代计划。
问题不在于英国是否与中国进行贸易,而在于如何进行贸易。英中双边贸易额已从1999年的60亿英镑增加到2019年的800亿英镑。如果英国希望实现贸易多样化,那就应该增加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而不是减少与中国的贸易。
当地时间13日下午,英国内政大臣普丽蒂·帕特尔公布了英国准备在脱欧后立即开始实行的新移民政策计划。 当天公布的最新计划共有130页,以积分制为基础,划定未来到英国生活和工作的长期签证申请者资格
当地时间7月2日,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发言人就英国国民(海外)护照事答记者问时表示,关于英国国民(海外)护照问题,英方曾与中方互换备忘录,明确承诺不给予持有英国国民(海外)护照的香港中国公民在英居留权
当地时间7月2日,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发言人就英国国民(海外)护照事答记者问时表示,关于英国国民(海外)护照问题,英方曾与中方互换备忘录,明确承诺不给予持有英国国民(海外)护照的香港中国公民在英居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