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6月17日电 题:为爱坚守——记来自喀麦隆的“消杀队员”彼得
新华社记者喻珮、乐文婉
背起装满消毒液的蓝色容器,手握喷洒器,来自喀麦隆的彼得老师潇洒地行走在湖北工业大学校园内,为国际学生宿舍片区进行日常消杀。
从武汉疫情暴发之初,到武汉“解封”,近3个月,彼得每天重复这项工作,从不间断。
“我每天早晨7点起床,8点到达办公室准备消毒工具,9点开始工作。共7栋宿舍楼,有的6层,有的4层,我需要逐层喷洒消毒液……”彼得回忆。
武汉宣布封锁离汉通道、暂停城市交通时,正值寒假,学校大部分教职工已各自返家。作为国际学院少数留校的老师,彼得和另外两名中国老师主动承担起500多名留校国际学生的生活保障、疫情防控等工作。
除了担任“消杀队员”,彼得还兼职做起了“心理辅导员”。疫情期间,不少在校留学生表现出焦虑、担忧等各种不适应状况,这都需要他关注和疏导。
“有时一天会接到30多个求助电话,我需要24小时在线,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彼得说,这些学生最想了解校园什么时候“解封”,武汉何时渡过难关。
“我对他们说,全社会为抗疫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遵守纪律,配合学校的管理,相信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在采访中,彼得不止一次提到“遵守纪律”,这也是他对疫情中的武汉市民最深刻的感受。
彼得是2016年10月27日来到中国的。他感到,这是开启人生篇章的重要日子。
“我越来越喜爱武汉,越来越喜爱这所大学。”彼得说,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每一天,都促使他“成为更优秀的人,取得更卓越的成绩”。
去年底,30岁的彼得因为硕士学习期间表现优异,正式留校担任国际学院辅导员一职。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可新冠肺炎病毒并没从你我身边消失,尤其是伴着大批返岗复工人员的回归、出行居民的增多,加之境外输入数字不断增长,疫情防控工作仍然艰巨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