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迹象表明,非同凡响的事情正在发生。大自然正以一种不为我们熟悉的方式在城市中苏醒。青草正从欧洲古老城市路面的鹅卵石石缝间冒出;鲜花在广场上绽放;市区内未曾有过的寂静、人类体味的淡远,让野猪、野鸭、野鹿甚至野狼兴奋地闯入信步。除了环境的明显变化外,我们还感知到内心的变化。在围绕疫情的无数分析、探讨、数据和评论之外,一种强烈的人类共性意识油然而生。
未来几年,我们将清晰地回忆起这段隔离的日子,与他人攀谈时还把这当作共同的话题。“对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你怎么样啊?”我们清楚,这类问题指向一种集体体验,很可能会成为我们谈话的常见内容,即便我们与对方素昧平生、相隔万里。
在很大程度上,这可能是一种存在主义的危机应对方法,但它有助于我们想象社会互动和全球互动是怎样被影响的。几乎毫无例外地,普通百姓和国家领导人都会愈发感知到世界的现实关联性。较之宏观经济、文化和环境问题,健康危机更有说服力,更可能引发我们看待外部世界的方式来一次深刻的改变。简言之,人们越来越难以相信地球另一边发生的事情会与我们没有直接的关联。如果我们把危机看作是一个进一步了解其他文明的机会,而不是又一个强化现有偏见与成见的借口,那么我们可以从这场危机中学到很多。或许,对病毒的恐惧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的文化和社会复杂性。
疫情还给我们的观念带来了另外一个重要变化:人们变得更富有群体意识,这是当前实行保持社交距离产生的一个副产品。数亿人宅在家里,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感。但我们也可能开始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来看待自己的生活方式。社会隔离现象在人类历史上曾屡见不鲜。几千年来,人类社会面临流行病、侵略、瘟疫、劫掠和破坏的威胁。今天,很多地方仍然处于这些威胁之下。疫情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自己的历史位置的机会。这场疫情在我们眼里震古骇今,而我们祖先却经历得多了;我们已经忘记,我们的生活方式既不是坚不可摧,也不是不可避免的。现代性使我们自诩为人类史上的特权一代,而此次疫情则是一个强烈的提醒:我们不是。
截至当地时间4月25日,南太平洋岛国萨摩亚仍保持着无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记录。萨摩亚首席疫情防控专家汉塞尔表示,“预防是最好的治疗。萨摩亚至今零确诊,我们要感谢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