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量子、DNA、蛋白质和受体最“热”
《自然》发布本世纪前十年5个“科学关键词”
科技日报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杂志7日发表其150周年特刊,独家分析考察了从1900年至今,上千本研究期刊的数千万篇科学论文的引用情况和参考文献,从而揭示科学研究的面貌在历史上的改变。分析发现,本世纪前10年,最常见的关键词是“细胞”“量子”“DNA”“蛋白质”和“受体”。
一篇图片特稿对《自然》150年历史上出现过的407189件发表作品进行了数据分析,其中包括146330篇研究。分析显示,在过去20年中,论文署名的贡献者人数有所攀升,尤其是在生物医学领域,这反映了合作研究的增长;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性作者发表的科学论文的百分比似乎有所增加,但趋势尚不明确,这是因为用于分配性别的算法在早期不够完善;而从发表研究论文的科学家原籍国可以看出,几十年来,研究论文已经变得更加国际化。
图片特稿着重描述了每十年在单个标题和摘要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所谓“科学关键字”。特写文章则进一步追踪了5个“科学关键词”的变化情况:19世纪70年代,最常见的5个词分别为“极光”“太阳”“流星”“水”和“地球”;而在本世纪前10年,最常见的关键词变成了“细胞”“量子”“DNA”“蛋白质”和“受体”。这意味着,早期更多的研究是对大型自然现象进行详细观察,而今已经变得更为专业化。
在一篇社论中,《自然》重新承诺了支持科研、服务全球科研共同体、传播全球科研成果的使命:研究、科学、知识、学问——无论我们如何形容为追求真理而探求证据的过程,这些价值观正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
这项分析为纪念1869年11月4日《自然》创刊号付梓迄今150年,该分析还挖掘了88637篇《自然》论文之间的联系,以网络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发表于周年特刊的封面。
研究人员还发现,如今的科学论文从涉及和影响的学科数量来说,均超过历史上任何时间,这也凸显出跨学科思维的不断发展。美国东北大学网络科学家巴拉巴斯及同事认为:“随着研究人员、科研文献和知识体量的日益增长,科学事业不断跨界融合。”
2019年公众科学日系列报道之一: 5月18日-19日,中科院第十五届公众科学日如约而至,一大批中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园、天文台站、博物馆、野外台站、大科学装置等向社会公众开放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天津10月27日电(记者张建新)作为我国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奖项之一,“谈家桢生命科学奖”27日在南开大学举行第十二届颁奖典礼,共有16位科学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