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5月9日电 特稿:对话,驱动文明前行
新华社记者凌朔 孙萍
公元631年,历经跋涉,玄奘法师终于抵达西行终点——中印度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到达后,玄奘与106岁的戒贤法师有过一席精彩对话。那不只是两位高僧的对话,那是相互钦慕的两大文明的对话。
那次对话开启了摩揭陀国与唐王朝交好的历史,并深刻影响后世。西安的大雁塔,至今仍讲述着摩揭陀国“雁塔”的故事。而玄奘那本集纳了多种异域文明的《大唐西域记》,已成为复原古代西域和印度历史的珍贵典籍。
在亚洲,这只是文明对话大乐章的一段遥远插曲。
亚洲文明,从来都是在对话中前进。几千年来,文明的行脚人和文明的取经人,沿着海陆丝路,传播文明火种,对话不同文明。张骞之于西域,法显之于南亚东南亚,阿底峡之于藏传佛教,马欢之于波斯与阿拉伯,伊本·西拿之于中亚……他们远赴他乡,传播物种,传授技艺,传承教化,用互学互鉴驱动着文明的车轮。
而今,亚洲文明汇聚一堂,打造开放包容的对话平台,共同推动亚洲文明的再发现、再创造、再繁荣,共同启迪关于人类发展与人类命运的再思考。
文明再发现:时间的力量
“在亚洲,数学家发明了‘零’的概念与代数学,天文学家更能准确追寻天上繁星,诗人的文学作品至今撩拨心弦,哲学家创造了今天仍影响我们的思想与法律体系。”美国学者斯图尔特·戈登在著作《极简亚洲千年史》中,如是评价亚洲文明的创造力。
数千年来,东亚的农耕文明、北亚的游牧文明、西亚的商业文明、南亚的宗教文明……多姿多彩,各擅胜场,在人类文明星空中熠熠生辉。
新华社北京5月7日电(记者吴嘉林)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即将拉开帷幕,世界目光再度聚焦北京。此间专家表示,大会将搭建起亚洲文明互学互鉴的平台,进一步促进多样文明繁荣发展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 题:文明对话正当时 新华社记者郑汉根 赵琬微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即将在北京举行。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大会为推动亚洲乃至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民相知相亲提供了新平台,具有开创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