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两党谈僵不谈崩 美政府会否“关门”引关注(2)

2019-02-11 21:38:0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比如,上一次谈判直接由白宫和国会民主党人主导,国会共和党要员颇有“作壁上观”之势,而此次设立国会跨党派委员会进行磋商,且并未由重量级议员出面,体现出设置缓冲区减少摩擦之意,以免重演此前特朗普、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等谈判主导者“一言不合就谈崩”的局面。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问题专家孙成昊认为,从谈判细节来看,双方博弈焦点却已发生变化,从拨款额度转向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扣押非法移民的上限问题,而后者无疑更有利于双方寻求妥协。当然,如果在拨款额度上仅能实现“小目标”,白宫方面也并非没留后手。

他还说,从政治形势来看,联邦政府若再次部分“停摆”,白宫和国会两党都会比之前遭受更大压力,并可能付出更大政治代价。两党目前都已着眼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也要算清得失,避免因反复“停摆”的闹剧触怒选民、影响选情。

【即时评论】

白宫今后两年受国会民主党人更大掣肘,已是不可避免的政治现状。因政治分歧而面对政府“停摆”,也未必不会换着花样重演。尤其是对政府而言,边境隔离墙计划是其非常重要的承诺和内政目标,来自基本盘的支持也会增加底气。“墙、墙、墙”,将可能成为今后华盛顿争执的一个聚焦点。

只不过,如此“戏码”,终是“闹剧”。各方也心知肚明,争执太大,这“高墙”也是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背景链接】

白宫和民主党围绕国会预算案拨款造墙问题僵持不下,导致约四分之一联邦政府机构自去年12月22日起“停摆”,包括国务院、国土安全部、商务部等重要部门和机构,历时35天,刷新美国史上最长“停摆”纪录。

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1月28日发布的报告,这一轮联邦政府“停摆”风波预计可导致美国经济损失约110亿美元。

特朗普1月25日晚签署临时拨款法案,联邦政府自当天起重新开门并运作3周,至2月15日。(记者:孙丁、孙鸥梦;编辑:孙浩)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