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伦敦10月29日电 专访:中国人认可了才是最大的成功——访纪录片《中华的故事》导演伍德
新华社记者桂涛 杨婉晨
英国历史学家、系列纪录片《中华的故事》导演迈克尔·伍德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评价一部关于中国的纪录片成功与否,最主要的标准是中国人的看法。
“最大的成功是中国人认为这部纪录片拍得公允,而且确实反映了真相,”他说,“如果中国观众说这部片子失实,那它就没有价值,哪怕在西方很卖座。”
伍德毕业于牛津大学,现任曼彻斯特大学公共历史学教授,曾拍摄了120多部纪录片,包括《追寻文明的起源》《亚历山大东征传奇》《印度的故事》等。
由他撰稿并主持、英国广播公司和美国公共电视网联合制作的中国历史与文化纪录片《中华的故事》2016年播出,该片从普通中国人的视角,讲述了中国从古代到改革开放的巨大历史变迁,在英美等地深受欢迎。
伍德认为,有些西方人对中国持消极态度,认为中国人很难接近,“这些人观念老旧”。
“我喜欢去中国,在那里我感到非常自在,”他说,“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国家整体变化太大了,已经成了另一个世界。”
伍德说,邓小平给中国引入了市场经济,这十分重要。
他回忆说,80年代初自己去中国的小城镇,“所有人都骑着自行车,穿着灰的、蓝的或绿的中山装,尽管他们非常热情好客,但看起来好像过得挺艰难。”
“现在已经完全不同,”他说,“我所接触的每一个写过邓小平传记的西方专家都觉得市场经济对中国十分有益,改革开放带来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脱贫。”
伍德认为,西方人对中国有很多刻板印象,也有很多误解。
“在拍摄《中华的故事》时,我们所做的不光是叙述事实,还要和中国人一起研究作为历史参与者的中国人,给电视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他说。
谈及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伍德认为对话是最重要的,可以打破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狭隘理解。
他说,要拍出一部好的中国纪录片,就必须对中国文化有共鸣。
“我想做的就是让观众感受到有温度的历史,我想要传达的是为什么‘西方中心化’的历史观是不对的,”伍德说,“如果我们(西方人)认为自己发明了所有的东西,那么可以让观众去了解一下宋朝以及那些先于西方发明出现的中国科学技术;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垄断了伟大的文学,可以去看看中国人在我们之前就已经拥有的那些伟大的文学作品。”
伍德透露,他目前正在拍摄一部与中国改革开放相关的纪录片,通过实地走访,与亲历者交谈,向西方观众讲述改革开放这样一个伟大而复杂的故事。
他还认为,目前中国有技术和能力来讲述世界故事,但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要有独立的见解,并具备理解不同文化差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