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中国风筝“飞进”新西兰校园

2018-09-14 20:12:0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惠灵顿9月14日电 通讯:中国风筝“飞进”新西兰校园

新华社记者郭磊 田野

14日,在新西兰惠灵顿卡皮蒂的科纳科纳毛利学校的操场上,几十个巨大的中国风筝在空中飘荡,有长达数十米的蛇形风筝、八爪章鱼风筝、京剧脸谱、功夫熊猫、古代仙女图案的风筝……跟随着风筝的起落,孩子们在操场上来回奔跑雀跃,嬉闹欢呼。

这是科纳科纳学校的四年级学生在参加中国风筝体验课。在过去一周时间里,由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山东省文化厅共同举办的“非遗进校园——山东潍坊风筝扎制及展演活动”先后4次进入惠灵顿地区的马斯登女子学校和科纳科纳毛利学校。

山东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风筝代表性传承人郭洪利为当地学生讲解中国风筝的历史,并亲自展示传统中国风筝的“扎、糊、绘、放”4项技巧。

“在中国,风筝上往往绘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郭洪利鼓励孩子们创作属于自己的“原创风筝”放飞校园上空,让孩子尽情发挥想象力,不拘一格在纸上随意描绘自己最心仪的图案。“你们的风筝虽然简单,但都是独一无二的。”

马斯登女校七年级的伊莎贝拉画出一只栩栩如生的大熊猫,并用工整的中文写下“熊猫”二字。她兴奋地说:“真希望有机会去中国亲眼看一看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另一名七年级学生佩奇·马丁则以一幅毛利特色的猫头鹰画作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她说:“希望我制作的这只毛利风筝,可以带着新西兰毛利部落的传说,飞到中国去。”

梅西大学老师、有多年风筝制作经验的新西兰毛利艺术家阿提提韦帕认为,中国的风筝与新西兰毛利文化有历史渊源。毛利语中有一个词,专指毛利人的风筝,字面意思是用植物纤维制作的会飞的鸟,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