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非洲小象“北漂”记

2018-08-31 14:21:01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记者魏梦佳、张超)2016年底,35头非洲象从津巴布韦乘坐专机,飞越万里来到我国,其中有12头在北京野生动物园安家。这些5到7岁的小家伙在北京生活一年多了,还未与观众见面。它们现在生活得怎么样?新华社记者带你走进象舍,近距离探班非洲小象的北京生活。

记者一大早来到位于北京南郊的北京野生动物园。动物园面积很大,约3600亩,相当于330多个标准足球场。非洲象舍位于自驾区深处,记者乘坐电瓶车10多分钟才到达。

见到小象!在北京一年多它们个长高了,也重了。在饲养员们的精心照料下,12头小象都长高20厘米以上,长得快的一头已经2米高了,体重也平均增加了500斤左右,最重的已接近2吨。尽管如此,它们还未发育成熟,还在长身体,相当于人的十二三岁。

非洲象的象舍有1500多平方米,室外还搭建了数千平方米户外活动区。记者到时,象宝宝们正在等待每天的“户外嬉戏活动”。有的显得不耐烦,来回踱着步子,有的在用长鼻子从水桶内吮吸清水。

来到了中国,首先得有中国名字。这12头象里有5头公象、7头母象,饲养员们给它们起了吉祥、喜庆的名字,不仅有“招财”“进宝”“顺心”“如意”,还有“福寿”“康宁”“玉缳”“玉娆”等。

35岁的饲养队领班毕振超是这些非洲小象的“中国爸爸”。这些非洲小象来到北京后,毕振超就带领5名饲养员,负责起它们的饮食起居。他本是中关村一家知名计算机公司的“码农”,因为太爱动物,2013年辞职来到这里,一直负责大象的饲养工作。

每天上午,毕振超和饲养员们就来到象舍,观察小象的粪便、尿液是否正常;8点多将象群放出到户外活动,接着就是清理笼舍。每头象一天的粪便约100斤左右,清理起来就要一上午。而下午,他们还要对小象进行一些行为训练,比如张嘴、抬腿、卧地等,便于对其身体进行检查和护理,让非洲象能更健康地生活。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