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 以“地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地球科学高端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我国和美国、日本等国科学家就当前地球科学前沿及社会发展相关问题展开研讨,以推动地球科学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在题为“气候变化条件下冰冻圈科学的发展”演讲中,阐述了冰冻圈的消失对河流水质、绿洲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指出气候变化对冰冻圈的影响不可避免,提倡通过模拟手段进一步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冰冻圈的变化。
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晓非在演讲中介绍了基于物理过程的计算模型、计算地震学在灾害监测中的最新应用,指出基于超级计算机应用的数值模拟方法,是地震灾害监测研究的未来方向。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瑞典哥德堡大学教授陈德亮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的演讲中,阐述了全球变化与社会挑战,指出人口增加和环境退化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遏制全球变暖带来的不利影响,全球气温升高应控制在1.5℃以内。
IUGG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军说,地球科学各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更好地形成全球和国家行动计划,通过系统性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实现解决可持续发展难题的科学技术创新。同时,结合中国重大政策和国际地球科学前沿,着眼当前中国地球科学涉及的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提出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在内的有效措施和实践方案,以对中国水安全、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9年是IUGG成立100周年。IUGG秘书长艾力克·伊斯梅尔-扎德(Alik Ismail-Zadeh)表示,IUGG将进一步加强地球科学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地球科学发展,并将相关知识传达给相关政府和决策者,更好地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衍龙】“意大利空间局25日发布的消息结束了关于火星到底有没有水的争论”。 CNN在25日发布的视频中称,科学家们发现了在火星上存在宽达20公里地下蓄水层的证据
原标题:科学家发现蜘蛛可以利用地球感应电场飞行据外媒BGR报道,有些动物天生就是飞行高手,但大多数都不是。过去科学家们已经知道各种蜘蛛物种通过释放出像帆一样的丝带,利用气流带它们学习飞行。
龟兹故城遗址(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记者喻菲)中国科学家利用在地球深处寻找石油和矿产的技术,帮助考古学家“透视”了被风沙与时光掩埋的龟兹古国,揭开了这座丝路重镇的神秘面纱
科学家称发现5.5亿年前小动物脚印化石,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足迹。该生物脚印仅有1毫米长,而且没有找到尸体,充满了谜团。科学家相信它应该是种节肢动物,与昆虫或者甲壳类类似,或者很像千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