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专访:“把从中国学习的防治荒漠化经验移植到伊拉克”——访积极倡导中国治沙模式的伊拉克专家阿里

2018-08-09 15:21:0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巴格达8月9日电 专访:“把从中国学习的防治荒漠化经验移植到伊拉克”——访积极倡导中国治沙模式的伊拉克专家阿里

新华社记者张淼 程帅朋

位于今天伊拉克境内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西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一片冲积平原。几千年前,两条河流每年泛滥积淀出的肥沃土壤在这里孕育出了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两河文明。然而,随着历史变迁,加之土壤盐碱化和荒漠化,曾经辉煌的两河文明逐渐被沙尘掩埋。

今天,处于战后重建进程中的伊拉克依旧面临荒漠化的严峻挑战,这个饱受战乱之苦的国家已开始行动。当地专家期盼伊拉克从中国防治荒漠化经验中获益,让“文明的摇篮”免受风沙侵蚀。

“中国有着不可思议的沙漠绿化经验,毫无疑问可以与伊拉克和世界分享防治荒漠化技术。”伊拉克国家荒漠化防治委员会农业副总工程师萨马德·卡米勒·阿里日前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

2013年,阿里作为农业顾问参加了在中国宁夏举办的阿拉伯国家防沙治沙技术培训班。在宁夏沙坡头,阿里和来自中东十多个国家的专家一起考察学习了沙漠中筑起绿洲的麦草方格固沙法。

回国后,阿里坚持不懈在伊拉克国内倡导中国治沙模式,试验草方格,与同事一道向伊拉克民众传授中国结合传统方式和现代技术的防治荒漠化手段。身为资深防治荒漠化专家,阿里表示,伊拉克可以充分利用中国防治荒漠化经验和技术,而且伊拉克目前很多农业工程师和技师处于失业状态,他们可在草方格固沙中发挥人力资源作用。

中国的“草方格固沙种树种草治沙技术”,是在流动半流动沙丘上,用扎麦草方格固沙,再利用雨季天然降水,在固定的格内点播花棒、杨柴等耐旱沙生灌木,促进植被恢复;并根据点播成活状况适地选栽柠条、沙柳等苗木,夏秋两季重复补植、补播,恢复和修复植被效果显著。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