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盟所有成员国经济都第一次实现了增长。从整体上看,欧盟经济复苏态势向好——就业回升、通胀适度,然而,从深层次看,欧盟特别是欧元区经济面临的结构性问题依然有待解决。
首先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不统一。欧盟通过建立欧元区实现了共同货币政策,但征税、政府开支以及投资依然掌握在欧元区成员国政府手里。这一弱点在欧债危机中充分暴露。危机过后,市场压力减小,一些成员国对欧盟针对预算提出的整改意见采取“阳奉阴违”的策略。因此,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下一个10年的欧元区改革计划,以推动欧元区向共同财政迈出实质性步伐。法德两国就此进行了多层级磋商,目前尚存巨大分歧,且面临与其他成员国协调的巨大压力。
其次是南北不同的经济理念。法德两国在经济政策上的不同,主要源自20世纪早期的经济传统。德国崇尚“秩序自由主义”,重点在于规则,并严格确保规则得到遵守。法国则立足于自由裁量和灵活。这一经济理念的差异导致了经济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效果不一。欧盟推行紧缩政策是基于德国的经验,但这一政策对欧元区南部国家效果有限,结构改革进展缓慢。紧缩政策甚至成为导致这些国家民粹势力不断壮大的一个因素。
第三是东西经济差距。中东欧地区为欧盟经济复苏和增长做出了显著贡献,是欧洲的高增长地区。尽管如此,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依然低于欧盟的平均值,欧盟内部的东西差距依然存在。在这一背景下,欧盟内部有呼声要减少对中东欧地区的结构基金资助,把更多资金转向欧盟南部重债国家。这种想法显然无助于弥合东西部经济差距。如果欧盟再次爆发债务危机,继续让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救助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这将加大欧盟内部的离心力。
此外,从近期来看,内外两个因素也给欧洲的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性。一是欧洲央行将要退出量宽。欧洲央行近期宣布将于12月底结束量宽,预计欧元区2019年夏季后会进入加息周期,这意味着留给欧元区成员国政府的经济政策空间不多了。二是美国的单边主义导致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大。贸易,这一拉动欧盟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面临“撞击”。
纵观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历程,每一步的深入推进都给欧洲的经济增长带来了额外的红利。虽然欧洲近期会受到难民问题、民粹主义和贸易争端的干扰,但如果欧洲能够在一体化进程上再迈出一些坚实的步伐,无疑将会为欧洲的经济复苏赢得额外的政策空间。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
2018年已过半,如何看待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如何认识和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不确定风险?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发起的第三期“215经济茶座”上,多位专家学者给出了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