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金边6月16日电 通讯:打造“中柬友谊之船”——记中国援柬国家体育场工程
新华社记者毛鹏飞
13日上午,柬埔寨首都金边市北部湄公河与洞里萨河交汇处的三角洲上,中国援柬国家体育场项目一片繁忙景象:8台塔吊矗立在工地上,铲车等大型设备隆隆作响,头戴黄色安全帽、身穿橙色施工服的工人来往忙碌。
“我们刚刚完成了持续22个小时的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共向体育场南端的人字形吊塔基础浇筑了2000立方米混凝土,”项目施工技术组总工程师郭亮亮说,“我们浇筑的一个承台基础,光钢筋就用掉264吨,还有60吨的墙柱插筋,就像给吊塔穿上一双‘钢靴’”。
两座踩着“钢靴”的双曲面人字形混凝土吊塔建成后将高达99米,像帆船桅杆,这既是设计亮点,也是施工难点。
“人字形混凝土吊塔在国内多见于大型桥梁。我们把这种设计用于体育场馆建设,不仅融入了‘合十礼’的柬埔寨文化,还构成帆船造型的框架,象征着中柬友谊之船扬帆远航。”郭亮亮说。
据中国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驻柬埔寨项目代表处夏兴介绍,柬埔寨国家体育场项目由中国政府援建,能容纳6万名观众,建筑面积约8.2万平方米,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设计,中国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施工,预计于2020年底完工,将成为2023年东南亚运动会的主要场馆。
在工地办公区的体育场模型前,项目施工技术组组长王群清说:“人字形吊塔、斜拉索膜及环梁环柱等工艺复杂,先进的设计必须要有先进的技术、材料和设备才能实现。我们专门组建专家委员会对施工技术难点进行攻关,并在现场建立实验室,对各种施工材料性能进行测试以确保质量过硬。为建设两座人字形吊塔,我们专门从国内运来两台自身高度能有115米的超级塔吊。”
记者在工地上遇到25岁的柬埔寨小伙子托索伦,中文名叫“田贤良”,中国同事都叫他“小田”。他曾在中国留学5年,能讲流利的普通话。“能参与这个项目,很多柬埔寨人都羡慕我。令我印象深刻的不光是这个项目的推进速度,还有各种先进的技术和处处以安全质量为第一的理念。”
托索伦2017年7月参与项目建设,现已成为能够独立带队的小队长。“这是一流的大工程,对技术要求很高,也是我向中国师傅学习的好机会。”
王群清说,截至目前,项目已为当地创造了1200多个就业岗位,像托索伦这样在项目上培养出来的柬埔寨技术人员有很多,未来还会更多。“项目建成后,这里不仅是东南亚最先进的体育场,还是集酒店、商场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体,将带动更多产业发展,成为金边的新地标。”
柬埔寨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秘书长瓦占伦告诉新华社记者,这座体育场不仅将掀开柬埔寨体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还会成为举办柬埔寨国家和国际重要赛事的主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