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的众多作品都让人感受到,吴为山将浓烈的个人情感融入深厚的民族情感。其中包括吴为山创作的伫立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的一组跨度数千米,有两百余个人物形象的大型雕塑。还有已经落成或陈列于丹麦安徒生大街的中国文化中心,巴黎文化中心,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的作品《孔子》《问道》等。这些都让人们看到了吴为山以及他所代表的一代中国艺术家们怀抱的赤子之心和他们对国家民族深沉的热爱。
2016年1月,吴为山受邀为马克思塑像,并于2018年5月5日,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立于其故乡——特里尔市。吴为山曾在以往的采访中表示他对于这次塑像创作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的广泛影响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使马克思的故乡德国更为全面地认识到其价值。今天,中国的成就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佐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作为中国人,中国艺术家,我从小就看到家中客堂悬挂的马克思像,那长长的头发和胡须,那深邃的目光成为永远的记忆而刻入我们的心灵,注入我们的灵魂。吴为山希望他所塑成的马克思应当选择这一永远定格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形象。不言而喻,中国雕塑家所塑的马克思像是带着情感温度的。
张彧作为德中文化交流基金会主席,也是新书《吴为山的雕塑世界》的发行人,在德二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两国文化领域的交流对话。张彧作为在德生活多年的优秀华人代表,怀揣着一代人对自己国家和文化的深远情怀,先后发起并成功举办了多个对中德文化交流有深远影响的文化艺术活动。
借用一段余秋雨对吴为山雕塑作品精神的概括:吴为山先生,日日夜夜安静地用雕塑与天地灵魂对话,并把自己的生命与众生的生命,留存得那么壮丽。多少年后,当厚厚典籍和滔滔言词都成了过眼烟云,唯有那些雕塑还在。而且,不管人类的语言文字发生了多大变化,它们还在默默发言,并让所有的发现者立即懂得。人类因雕塑而贯通,并非虚言。正因此,吴为山的雕塑,已经成为一种蕴含中国历史和传达中国精神的文化符号。相信在张彧为代表的各界华人的帮助和努力下,中德两国的思想文化艺术交流必将更加深远辽阔。
(本报通讯员 美文)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16日报道,韩国教育部和统计厅2017年对中小学课外补习费调查的结果显示,韩中小学每人月均补习费为27.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603元),同比增长5.9%,创2007年来的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