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新疆最大咸水湖边的人与自然协奏曲

2018-06-01 14:56:06    光明网  参与评论()人

生态移民带来自然与人类的双赢。科克巴斯陶的生态环境正在得到恢复。“村子(指牧民定居点)搬走后,草情明显好了,胡杨苗也出来了,以前咋会有呢?早被牛羊吃掉了!”科克巴斯陶保护站管护员巴音草呼特指着胡杨林内那些低矮的嫩苗说。

在离开科克巴斯陶的路上,记者还偶遇两只珍贵的鹅喉羚。保护站管护人员介绍,牧民搬迁后,植被得以恢复,大量野生动物回归,仅在科克巴斯陶区域觅食栖息的鹅喉羚就有100多只。

大量牧民也因生态移民变为城市市民,在新的身份中开始新的生活。记者进入阿拉山口市一小区51岁的哈萨克族妇女特列吾汗·马那太家时,她正在68平方米的两居室内打扫卫生。

丈夫早逝的她曾在科克巴斯陶生活数十年,2016年与儿子、女儿一同搬迁到阿拉山口市。

特列吾汗·马那太说,这套楼房是政府无偿提供给移民的,产权也属于个人,“政府为我们铺好了地砖、粉刷了墙面,一家只花四五千元装修一下厨房就可以搬进来。而要是在科克巴斯陶生活,我们只有没水没电的土屋和年复一年的贫穷。”

特列吾汗·马那太一家不仅住进了城市,也在融入城市。社区干部告诉记者,特列吾汗·马那太正在积极学习普通话,她的两个孩子,一个已在幼儿园工作,另一个则在申请成为一名护边员。

“我感到幸福和满足,从未有过的那种。”特列吾汗·马那太说。

作者:张晓龙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