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让孩子在大自然里成长——探访英国森林幼儿园

2018-06-01 10:06:07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伦敦5月31日电 通讯:让孩子在大自然里成长——探访英国森林幼儿园

新华社记者 张代蕾 金晶

20个身穿防雨服的小朋友围坐在树桩上,跟老师唱着童谣。繁茂的绿叶遮挡着初夏的艳阳,微风从静谧的树林间穿过,带着泥土和花草的气息。

这是伦敦“小小森林人”幼儿园的“教室”,地点位于伦敦西南部温布尔登绿地森林。在英国,像这样的纯户外幼儿园不仅引发家长们的兴趣,同时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风雨无阻

“小小森林人”创办者利安娜·巴雷特带着记者在树林里穿行了一阵,才发现老师和孩子们的踪影。

“我也不知道他们在哪里,他们会在这片森林里游荡,找不同地点当教室,每天位置都不固定。”巴雷特笑着说。

这是一块相对平坦的林间空地,几截断木就是座椅。一顶大帐篷是放背包、食物和供低龄孩子午睡和换尿布的地方。另一顶小帐篷加一个便携马桶便是卫生间,门口用树干架起一个装满温水的塑料桶,充当洗手池。

此时,一位老师在两棵树间搭绳梯;另一棵树上,粗绳和木头制成的秋千已经架好;不远的树荫下,几本童书摆放在一张野餐垫上……

自由活动时间到了,四散的孩子们开始爬树、挖沙、捡石头,老师们也跟着一起摸爬滚打,玩得浑身是土。

玩累了,老师分头带着孩子摘树叶制作叶脉画,用树枝在沙地上写字母,或是刨出一道小水渠观察水的流动。这里几乎所有的教具都是就地取材。树叶的形状,花朵的颜色,小鸟的数量,昆虫的名字,都是最鲜活而直观的知识。

“我们的课堂寓教于乐,利用户外条件设计教学内容,满足政府设定的幼儿早期基础教育的七大目标。”带班老师爱丽丝·奥莱利告诉记者。

下雨天怎么办?答案是:在林间撑起一大块遮雨布,孩子们照样能玩能学。“事实上,他们更期盼雨天,”巴雷特说,“哪个小孩不喜欢踩水坑、玩泥巴、用小桶收集雨水呢?”

去年冬天,伦敦地区下了几场大雪。孩子们在林间空地上玩雪橇、堆雪人,快乐无比。“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让家长给孩子多准备几双手套,保证小手不被冻伤。”巴雷特说。

回归自然

巴雷特生在威尔士,在乡村长大。3年前,为满足大女儿每天都有大量户外活动的渴望,她创办了伦敦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森林幼儿园。“有人说,如今的孩子是被都市‘囚禁’的一代,享有的自由空间比我们这一辈人少很多。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如此。”

从此,伦敦郊外的林区里开始出现背着装有饮用水的背包、穿着艳丽保暖户外服的“小小森林人”的背影。除了狂风、极寒等极端天气,这些年龄2到5岁的幼童每天要在森林里玩耍和学习至少6个小时。

创园初期,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安全存在顾虑。为此,园方规定,每个学区最多招收20个孩子;幼儿教师须热爱户外工作并接受专业培训;师生配比高于其他幼儿园;户外教师随身携带对讲机;定时清点人数。

园方最为强调的是培养儿童的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老师把户外安全常识编成简单易懂的口诀,告诫孩子们不要触碰色彩艳丽的毒毛毛虫,更不要吃捡拾的东西等等。

记者留意到,每隔几棵树就有一束彩带被系在树上。巴雷特解释说,这是老师选定上课地点后做的标记,相当于“围墙”。孩子们懂得“碰到彩带要后退,不能越过它们”。

经过几年实践,巴雷特发现,儿童户外受伤的概率远低于室内。“在自然环境里感知危险、保护自己,这些都是人的本能,大人应该信任孩子的能力。”

广受认可

森林教育的概念源自丹麦,并在德国等欧洲国家成功实践多年。研究表明,经过森林教育的孩子除了体能佳、体格强,动手能力、合作意识、环保意识和抗挫折能力都有优势。

英国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同样适合开展森林教育,但兴办森林幼儿园是近几年才起步的新鲜事物。

“我相信,森林幼儿园让孩子回归自然,鼓励他们养成天然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塑造坚强、独立、自信的性格,为他们未来快乐、成功地生活打下必要基础。”巴雷特说。

两岁的乔希在入读“小小森林人”两周后,他妈妈就感到孩子“仿佛变了一个人”,除了展现出超棒的平衡感,还更加开朗、乐于助人,“这让我对他的性格发育更有信心”。

今年4月,“小小森林人”荣获英国本土初创企业最高嘉奖——“女王企业奖”。家长对森林幼儿园的兴趣与日俱增。短短3年里,巴雷特已新增4个校区,但仍有2000多名儿童等候入园。

今年暑期,巴雷特要接待10多个来自中国的孩子,安排他们加入“小小森林人”,体验为期两个月的森林教育。

接下来,巴雷特打算办一所森林小学,因为她7岁的大女儿依然想在自然环境里学习。她说:“我创办森林幼儿园的初衷,也是我目前为止最大的收获,就是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她快乐地接受教育。”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